《春秋繁露》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一年中最“平衡”的日子,這一天,太陽回歸赤道,晝夜平分;這一天,暑氣漸行漸遠,涼意從紗窗透出。
秋分到來,大地便有了秋的色彩,自然界也多了一份秋的層次美。樹葉漸漸凋落,綠色變成了黃色,又間雜着紅色,直到層林盡染,回歸大地。秋風起而詩意生,在這樣的日子裡,适宜喝一杯茶,品一首詩。
每當秋天來到,詩人便生出無限詩意,有慷慨悲歌,有壯懷激烈,有豪氣沖天,有黯然傷魂。在衆多的秋天的詩裡,總有一首能夠打動你。
晚 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馀飛。
凫雁終高去,熊罴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漸起的秋意不免引起杜甫的愁緒,看着夕陽西下,杜甫感傷自己在外漂泊,無所依靠。黃昏的景色固然很美,但涼意也漸漸起來了。看着夕陽又下沉了一分,而自己依然在外漂泊,不免心傷。
詠廿四氣詩 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飖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秋天來到,一切似乎都歸于沉寂,琴聲變得悠揚,風聲變得清揚。朵朵白雲,隻留下飄搖的影子;雷聲也沉悶許多,沒有了夏日那般容易震怒了。可是這一切,能不讓人心驚嗎?寒氣就要占據大地了。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栖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卧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隻是君。
山中靜谧,久居其間,自是有一份難得的自在,但随之而來的亦是冷清寂寞。當秋風吹起,夜色降臨,這份孤獨之感尤甚。方此之時,友人來訪,豈不是人間快事?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更何況是此等境地,其喜悅之心,不隻是翻一倍了吧。人雖然耐得住寂寞,但長期無人問津,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秋分後頓凄冷有感
【宋】陸遊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複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很多人面對秋天都不免其悲秋之氣,陸遊亦是如此。看到早來的秋氣逼落了樹葉,陸遊也感慨自己年華流逝,正在一步步變老。可是他頗能自我安慰,心中雖有悲涼之氣,但讀書是最好的排遣之道。一邊讀書一邊飲酒,在蕭索的秋日想起了往聖先賢,心境一下子開闊且狂妄起來,還是那種狂入膏肓的狂。
客中秋夜
【明】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要說什麼和秋天最相配,那絕對是酒。無論是愁苦還是疏狂,隻要有酒,日子就有希望。秋分甚好,愁緒也甚好。當愁緒起來的時候,唯有一壺酒能解千愁。可是酒能解的,隻是一時的愁緒,當酒醒之後,愁依然是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