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廠區或住宅區,在開工前,首先要進行場地平整并計算土方工程量,下面筆者結合施工經驗及對土方量計算的認識,具體解析其施工方法及土方量計算方法。
步驟1——施工準備
利用經緯儀、鋼尺,依據建築紅線在場地測設方格網,方格網的邊長需要結合場地的起伏程度,通常取邊長為10~40m,場地起伏較大時,則邊長取值較小,場地較平緩則邊長取值較大。實測同時,在每個角點釘設20~30cm長的木樁。
步驟2——測設方格網
結合水準儀的可視能力,在場地适當位置安置水準儀(圖1),在木樁旁的地面上支設塔尺,讀取讀數,先假定場外“水準點”标高為10 m,其上支設塔尺,讀數為2 m,假如場内角點1上塔尺讀數為3m,則H1=10 m 2 m-3 m=9 m, 角點2上塔尺讀數為1 m,則
H2=10 m 2 m-1m=11m,如此逐一測設各角點相對高程。注意,場地較大時需要遷站,可利用一個較遠的角點作為轉點,遷站後測出兩站儀器的視線高差,再進行調整。如在第一站測設角點11上的塔尺讀數為3.5 m,假如在第二站測設角點11上的塔尺讀數為3.4 m,則說明第二站的視線高比第一站低10 cm,那麼第二站測設的塔尺讀數均應提高10 cm,使場内各角點相對高程保持一緻性。
步驟3——内業計算
第三步是内業計算。先用加權平均公式H0=(∑H1 2∑H2 3∑H3 4∑H4)/4N,計算出場地水平設計标高,再根據場地狀況确定洩水坡度,然後根據洩水坡度計算出各角點設計标高,再用設計标高–自然标高計算出各角點施工高度,“ ”為填方、“-”為挖方,并根據施工高度計算出零點到角點的距離,以便确定填挖分界線、計算土方工程量。
步驟4——組織指導土方施工
先根據各角點施工高度調換角點木樁,挖方角點,可用原來的木樁,在木樁上用油性筆标明挖土高度,施工時,該角點可留下土堆,按木樁上的挖方高度确定堆土高度,挖方接近施工高度後再将土堆推平整;填方角點則用高度大于填土高度的木樁釘設,并在木樁上從地面開始量取填土高度,用油性筆畫上填土刻度、标明填土高度,從而控制填土高度。
步驟5——場地内土方工程量計算
每個方格土方量V=底面積×平均高度。如方格邊長為a,某方格為全挖或全填,則
V=a²(h1 h2 h3 h4)/4
某方格為兩挖兩填,則
V挖=(b c)×a/2(h1 h4)/4
V填=(d e)×a/2×(h2 h3)/4;
某方格為三挖一填,則
V填=(bc×h/2)×h3/3
V挖=(a2-bc/2)×(h1 h2 h4)/5
綜合分析上述施工、計算方法,僅為不考慮土的可送性而進行的場内土方工程,實際施工中,還必須考慮三點,一點是邊坡放坡的土方工程量,這部分可用立體幾何公式求得土方工程量;二點是就近取土或棄土于場外,這會局部改變土方工程量的大小。在施工中,要根據土的可送性調整場内填土高度,比如挖土1萬m³,填土也是1萬m³,檢測土的最終可送性系數為1.04,則場内土方多出0.04萬m³,那麼用400 m³除以場地面積,即可計算出場地标高擡高的施工高度值,應該據此指導施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