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與“燒餅”
提起燒餅,現在誰都知道,這是一種在火爐上烙烤出來的面餅,是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品。燒餅,《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烤熟的小的發面餅,表面多有芝麻。
但在懷慶方言中,人們現在口中所謂的“燒餅”其實叫“火燒”,而真正被稱為“燒餅”的另有他物。
火燒,《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表面沒有芝麻的燒餅。
《現代漢語詞典》對燒餅和火燒的解釋,隻是局限于表面有沒有芝麻的區别。可在懷慶方言中,燒餅和火燒,雖然都是在火爐上用爐圈兒烙烤出來的,但區别還是很大的。其區别在于:
一,燒餅用搗蒜錘将中間壓凹,表面抹有紅糖水,并用刀剌(讀lá)有花紋,而火燒沒凹陷,兩面都是平的,也無花紋。
二,燒餅是隻烙一面,而火燒是兩面都烙。
三,燒餅多為過去走親戚或嫁閨女時帶的禮品,而火燒是平時自己在家吃的。
不過,随着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都把火燒和燒餅,混為一談,合二為一,并也約定俗成了,恐怕也很少有人再去細究什麼是火燒,什麼是燒餅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