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舊俗婚禮進洞房習俗

舊俗婚禮進洞房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1 04:58:26

舊時高密民間,膠河兩岸,新娘離開娘家門前要開臉,其性質帶有成年禮特征。開臉既是使新娘更加漂亮動人形象而興起的一種風俗,又是表示出嫁女子已經成人的一種儀式。所謂“開臉”,是用紅細絲線把出嫁女子臉上的汗毛絞去。其實和男人的刮臉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用的工具不同。

舊俗婚禮進洞房習俗(過了洞房花燭夜)1

在民問,将未開臉姑娘稱為“毛臉人”,常稱呼黃毛丫頭。高密各地大都于新娘出嫁前先開臉,後上頭。一般是請個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兒女雙全的年長婦女為“全福人”,用細絲線絞去姑娘臉上的汗毛,并修細修彎眉毛,剪齊鬓角,此謂開臉,也稱“絞臉”。之後,便将頭發梳成發髻,插上頭飾,俗稱“上頭”。上頭與開臉後,在高密城關四周村莊,女方家要宴請本族尊長和鄰裡。舊時民間觀念認為,女子一開臉、上頭就是婆家人了,娘家應以客相待,所以筵席豐盛不說,出嫁女子還被安頓在筵席首座。席間,尊長與鄰裡除對即将出嫁女子表示祝賀外,還要囑咐一些孝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處理好妯娌、姑嫂關系的道理。

不過,在開臉儀式的時間上,高密各地并不一緻,從中似乎更能看到開臉儀式的本質特征。在柴溝鎮一帶,有的村莊新娘的開臉儀式并不在離開娘家門前舉行,而是在新婚之後的第二天早上進行。屆時,男方家要特意請一位“福命人”為新娘開臉。這位福命人要先用兩隻煮熟的染紅雞蛋在新娘的臉上滾幾下,再在臉上抹一層厚厚的香粉,之後用雙股絲線将新娘臉上的汗毛絞去,把眉毛修得既細又彎,新娘顯得更加眉清目秀,楚楚動人。因此,民間俚語說:“過了洞房花燭夜,新人才能變新娘。”由此看來,開臉婚俗實質上就是一種古代文獻未曾記載過的成年禮儀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