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
6S是針對生産現場中人員、機器、材料、方法和環境等生産要素進行有效管理的一種方法。“6S”活動的核心和精髓是提高現場人員的素養,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6S 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等六個單詞組成,其日文的羅馬拼音均為 S,因此簡稱“6S”。6S 是精益管理的基礎,是 Kaizen 的方向之一 。下面我們逐一介紹一下6S:
一、1S——整理1、整理的含義
将必需品與非必需品分開,在崗位上隻放置必須物品。
2、目的
騰出空間、防止誤用
3、整理的對象
貨架、工具箱、抽屜、櫥櫃中的雜物;
過期的報刊、雜志,;
已損壞的工具或器皿,空的罐子;
整理的步驟
6、如何區分必需品與非必需品
首先要判斷物品的重要性以及使用頻率來決定它的管理方法。
清理非必需品時,必須把握好物品現在的使用價值,重要物品應注意使用價值,而不
是經濟價值,也就是使用價值大于購買價值。
7、整理的難點
整理就是清理廢品,把必要物品和不必要的物品區分開來, 不要的物品徹底丢棄,而不是簡單的收拾後又整齊地放置廢品。
8、整理的典型問題
(1)主要表現:不用的雜物、設備、材料、工具都堆放在倉庫,使倉庫變成雜物存放地;貨架大小不一,物品擺放不整齊。
(2)檢查中常見問題:
雖然現在不用,但以後要用,搬來搬去怪麻煩的,因而不整理,造成現場雜亂無章;
對于大件的物品,好不容易才放到現有的位置,又要按照 6S 的要求進行整理,覺得過幾天發完以後再調整位置,結果惰性成為習慣,難以改正;
個别員工的抵觸情緒表現在, 為什麼别人管理的物品不如我的整齊都不指出, 而偏偏就找出我的缺點,太不公平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