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胡應麟在《詩薮》中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也就是說詩人的情感表達離不開自然景色。所以山水詩便成了古代詩歌一個重要的種類。詩人往往寄情于山水,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進而抒發内心對閑适、甯靜生活的向往和遺世獨立的超脫情懷。
自東晉謝靈運把自然景色寫進詩中,開創山水詩以來。自然中的山水美景便成了詩歌中獨立的審美對象,也成為詩歌創作必不可少的題材之一。到了唐代,山水詩在孟浩然、王維、李白等大詩人的筆下大放異彩,誕生了一首首流傳千古的經典詩篇。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便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身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孟浩然的這首小詩,短短二十字,便被譽為唐人寫景典範。它将所謂的“情景交融”展現的淋漓盡緻。既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絕美寫景詩,也是一首表達羁旅之愁的抒情詩。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孟浩然的這首《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首句“移舟泊煙渚”,即孟浩然劃動小船将它停在煙霧迷蒙的小沙洲。這句詩主要點題“宿建德江”。建德江,指的是新安江流經建德(今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而孟浩然主動在此停靠,一方面是有停船宿夜的含意,另一方面則為下文的寫景和抒情作了鋪墊。
次句“日暮客愁新”,則是緊承首句句意,在進一步表達時間是日暮時分的基礎上,抒發了詩人的羁旅之愁。因為“日暮”,所以孟浩然才要“泊”舟。因為“日暮”,江上才會産生“煙”。而身為客子的羁旅之愁,也是在日暮時分,萬物歸家時,最為濃烈。故孟浩然這首詩,雖隻有這句有一個“愁”字,但把詩人内心的憂愁已經寫得淋漓盡緻。
最後兩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是孟浩然對秋江暮色的刻畫。即放眼望去,原野一片空曠,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清澈的江水中明月的倒影顯得和人相親相近。無疑這是一幅絕美的自然畫卷,也隻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
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孟浩然這裡所描寫的景色,是緊承前面的“客愁”而來。天地的遼闊,必然給予渺小的詩人以寂寞之感。但明月的親近,似乎又讓孟浩然寂寞的愁心得到了些許安慰。詩到這裡便也戛然而止了。但詩歌曆來講究“言雖止,意未盡”。
孟浩然這首詩寫于他離鄉赴洛陽,再漫遊吳越期間,也就是他仕途失意後。所以孟浩然這首詩,情景交融,它所抒寫的情感是複雜,是千愁萬緒的。諸如羁旅之愁、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等等。而詩歌的本質,就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來表達作者的豐富情感。所以孟浩然的這首詩,被譽為唐人寫景典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