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示實驗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效果,要做到精心選擇.
教材中每個演示實驗都有一個明确的目的,而說明同一個物理概念或物理規律的演示實驗可以有好幾個,但教師不必一一演示,而要根據教材要求及設備條件精心選擇. 例如,為使學生建立大氣壓的概念,可選擇用“厚紙片頂住一杯水”的演示實驗,不必将馬德堡半球、針筒抽水等演示實驗都端到學生面前,以緻羅列了許多現象而忘卻了所要表達的主題,弄得學生眼花缭亂,不知其所以然,反而達不到建立大氣壓這一物理概念的目的.
二、在演示實驗中增加學生的參與,提高學生的興趣.
演示實驗是教師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時又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種物理實驗教學方式.傳統的課堂教學,演示實驗通常教師演示,學生看,但是很多實驗學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後邊的學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礙了學生智能和潛能的發展,直接影響學生實驗心理素質的提高. 因此,在演示實驗中,應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猜想、分析、歸納總結,甚至在實驗操作上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的内容,多次重複,加深印象,鞏固記憶.
三、做演示實驗時要注意分析實驗,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實驗時教師可以先做演示,再作分析.例如,進行電功率的教學時,教師可先做演示,将“220v,25w”“220v,60w”的兩隻燈泡分别串聯和并聯後接入220v的電源上,觀察它們能否正常發光?在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分析,往往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四、演示實驗的過程,也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過程.
教師應當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關鍵時刻提問學生,讓學生邊思考,邊通過演示實驗來分析,以求達到培養學生思維的目的.通過一系列的邊演示邊啟發,教師和學生共同讨論,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又能較好地掌握和理解連通器的特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