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遇見國學
1
“朝三暮四”的故事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但是對于這個莊子在《齊物論》篇講出的故事,我似乎每次都知道他在講什麼,卻總是不懂他到底在講什麼道理。
故事仍舊發生在宋國,有個養猴的老人,非常喜歡猴子,他養了很多猴子,甯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滿足猴子們的需求。
但是,當有一天他實在難以負擔猴子們的夥食時,他想要減少猴子們的夥食,又怕它們不聽自己的話了,于是就先就先假裝和猴子們商量到:
“以後我給你們喂橡實,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晚上四顆,你們說足夠了嗎?”猴子們都憤怒地站了起來,表示不願意。
他又說:“那我以後每天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三顆,這樣總行了吧?”猴子們聽了後,都高興地趴在了地上。
2
其實,無論是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猴子們能得到的橡實的數量都是一樣的,但是對這二者的态度卻喜怒不同,讓人覺得愚蠢可笑。
莊子卻并非要讓我們簡單地嘲笑猴子,我們在嘲笑過猴子之後,不知能否感悟到莊子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在這個故事的前面,莊子就說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竭盡心智去追求一緻,卻不知道萬物本來就是相通為一的。
猴子隻知道養猴人兩次說話的分别,卻看不到二者之間的想通,我們人呢?
我們絕大多數時候,也隻能看到世間萬物彼此之間的分别,卻看不到彼此之間的想通。
世間萬物,原無所謂是非彼此的分别。若真要分别,那麼每一個事物都既是彼,又是此,紛繁往複,沒有盡頭。
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上,我們永遠也不會得出一個相同的結論,是非紛争,永無止盡。
3
這樣的情況之下,應該怎麼辦呢?
如莊子所說,隻有像聖人一樣,不執着于一端,以更高的角度來關照萬物,那麼彼此間的對立也會消于無形,世間萬物也重歸于一。
人如何才能做到以更高的角度來關照萬物呢?
萬物本無是非彼此之别,是因為人的人為劃分才有了分别,人之所以有是非彼此的分别,根本在于人有“成心”。
“成心”就是一個人的好惡、喜樂、對得失的計較之心等。
人隻有超越自己,不帶個人好惡,不摻雜任何個人意見的看待這個世界,世界才會呈現出它最本真的面貌,沒有彼此,沒有是非,一切都顯得萬物靜好。
我們所汲汲追求着的金錢、權利、地位,我們所斤斤計較着的利益、得失……
為了這些,我們争得頭破血流,身心疲憊,到頭來,會發現這一切不過都是過眼雲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将畢生的精力都放在其中?
其實,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極少有人能真正放下,我自然也不例外,隻是希望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中,能活得更加通透,更加潇灑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