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嬸兒,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總說她很偏心,大嬸覺得很冤枉,她說:“都是自己肚子裡生出來的,我能對哪個不好啊!”我聽到過好些父母這樣說話,可是也聽到過好多朋友說自己爸媽偏心,這倒像是永遠解釋不清楚的事兒。
有一天在公園裡遛彎兒,聽到一位老人對另一位老人訴苦,“我給大兒子看了三年孩子,這回又要給二兒子看孩子,對大兒子好了,二兒子不滿意,對二兒子好了,大兒子還鬧呢!”其實作為年輕人,我能理解老人的心情,可能好多父母都不會偏心,反而是太怕因為“偏心”讓某一個孩子不高興了。
所以他們總想保持一種平衡,倆孩子鬧了矛盾,說說這個孩子,回過頭也勸勸那個孩子,老人手裡有筆錢,總也得好好掂量掂量,最好倆孩子都能分到點,最好倆孩子都過得好。
可是明天會發生什麼,是誰都難料的,也就是說,好多父母想的遠,他們一輩子操心慣了,總為孩子未雨綢缪,“偏心”這事也是如此,因為害怕,所以父母習慣了委婉表達,有時候實在難以平衡了,比如大孩子和小孩子吵起來了,“你做哥哥的讓着點弟弟”,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奇怪的是,往往越是這樣的家庭,卻容易突然在某一瞬間“失衡”了。
就像開頭我講的這位大嬸兒,她其實也挺心疼大女兒的,隻是這些年為了悉心照料二女兒,疏忽了大女兒的感受,大女兒以前憋着不說,好多媽媽疏忽的女兒卻記下了。等到某一天這種“偏心”再度出現,大女兒忍不住了,對媽媽鬧了情緒。
可是大嬸覺得,“我對你們從小到大啥時候偏心過!你這孩子這麼說話也太傷我的心了!”大嬸兒努力了幾十年,卻一下接受不了女兒對她的誤解,心裡那份自認為很好的“平衡感”瞬間崩潰了。
于是大嬸就跟大女兒也鬧起了情緒,“你不說我偏心嗎?我還就偏心了”……如此一來,即使您以前覺得沒偏心過,可是最終您還是偏心了。
還有一種父母,其實在旁人眼裡看來他們真的很偏心,隻是當局者迷罷了,他們嘴裡說着不偏心,但心裡其實是清楚的,隻是他們覺得沒必要跟孩子解釋這些罷了。“無論如何我們把你養大了,把你養大了,沒有壞處吧!把你養大了,這應該算是最大的恩情了吧!我們無能為力,你是女兒他是兒子,你是姐姐她是妹妹,你讓着她或者他是理所應當的……”
有的父母其實不偏心,他們隻是很多時候為了生計為了什麼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可其實孩子的大多數思想都是父母“熏陶”出來的;有的父母雖然不偏心,但他們卻像跟孩子較勁似的,揣着明白裝糊塗,你越覺得我偏心,我越偏心卻說自己不偏心;還有的父母,我就是偏心了,咋地吧,沒養活你長大?
其實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隻是有的父母也挺能認“死理兒”的,就算不偏心,也應該認真對待這樣一件事,多關心關心孩子的心裡感受,别讓自己的孩子心靈裡留下一些傷口,并不是說你把他養大了,就是不偏心,或者抵消了偏心的過與錯。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又會有好多老人老的時候,因為哪個孩子孝順哪個孩子不孝而郁郁寡歡憤憤不滿呢,多大人,都有一顆渴望溫暖的靈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