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寫多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寫多肉?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本來有想聊聊新冠疫情中湖北衆生相,和楚地文化基因交相印證,最後貌似不可言說的詞語太多,老謝的詞彙儲量明顯不夠,隻能就此作罷。想破罐子破摔扒衣賣腐,又顯然底蘊太過于厚重,雖然比不上晉南陽王司馬保重800斤,也不如北魏先祖爺拓拔什翼健“卧則乳垂至席”,起碼也是個重量級人士,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裡的背影逐漸重疊——這裡沒有占朱先生便宜的意思。
作為一個曆史悠久的農耕民族,肉類的獲取渠道相對比較匮乏,因而肉類也顯得彌足珍貴。《曹刿論戰》的“肉食者謀”,肉食者指代的是屬于上層人士的貴族,傳統文化理念中,肉是身份的一種象征,音樂叫“肉竹”,多汁的果實叫“肉果”,廣有錢财俗稱“肉頭厚”等等,不一而足。
記得有個笑話,說鄉下老農羨慕皇帝生活,皇帝坐在金銮殿的金龍椅上,金筷子夾着肉馍馍吃,流油的大肥肉一頓可以吃兩斤!——這個故事我想應該是起源于陝西關中一帶,當然在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有東北版的“吃着豬肉餡的餃子”,有江南版的“糯米飯蘸糖,想蘸多少就蘸多少”,還有河南版(我們那邊也有)“想吃多少馓子就此多少”。想象來源于生活,可見勞苦大衆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其實不高,能有頓肉吃、能吃點糖、吃點油就是天堂了。——都說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飲食,我想是因為饑餓貫穿了整個中國民族的曆史。
對于掌握了文字的貴族看來,美好生活顯然不是吃飽、吃好這麼簡單,應該是吃撐、吃不下,物質要充裕得令人發指。“酒池肉林,長夜之飲”,曆史書上這段是用來譴責商纣王荒淫無道,其實我很懷疑它的真實性,雖然和半裸的宮女追逐嬉戲,一邊随意吃喝的場景非常香豔,可稍微有點常識都知道,肉酒時間放久了吃下去并不令人愉悅。對肉和酒的極度浪費的描寫,會極其成功的引發社會底層人民的仇視心理,加上炮烙、挖心、虿盆,直觀的造就了一個兇殘暴君的形象。——或許我也如老農一樣,眼界限定了我的思維。要證明統治者無能,可以用“何不食肉糜”?要體現統治者禮賢下士,可以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要展現太平盛世,那就是“含哺而熙,鼓腹而遊”。
扯遠了,回來繼續說肉。作為高端戰略物資,肉的意義當然不僅僅如此。他是孔老夫子的“束脩”,也就是十條鹹豬肉,作為弟子拜師學習的學費。聖人教書也是要收費的,這和“有教無類”并不沖突;釋迦摩尼在給孤獨園中講道穿法,讓給孤獨長者以金磚鋪地,并收了他3.3升黃金,以示“經不可輕傳,佛法不可輕慢”,東西二聖的三觀極正。老夫子最後因為祭肉而離家出走,周遊列國,後面在表。
因為尊貴,所以肉經常用來表示尊敬。孟子在《寡人之于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漢文帝也規定,對80以上的老人,每個月發一石米,20斤肉,5鬥酒,這是對勞作了一輩子的底層人民的一種福利,當然,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能活着享受這種福利的不多。
肉的一個重要來源是祭祀,天子和諸侯在祭禮之後,一般會将祭肉分賜朝廷重臣。而臣子分到祭肉之後,要在當天與家人分享完畢,所以孔子說“祭于公,不宿肉”。家祭之肉則須在三天之内食用完畢。因此,我們将過節吃肉食稱為為打牙祭。孔老夫子在因郊祭後魯國國君沒有按照按“禮”的規定,把祭肉分給大夫,于是率領衆弟子辭官别魯。
祭祀分肉是個苦差事,首先人不能長得醜,不然天上的不高興,地上的看着倒胃口;肉有肥瘦,有大小,要讓大家心裡都舒服,這個很考驗人。陳平在年輕的時候,就曾經被推薦幹過這個活計,《史記·陳丞相世家》:“裡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陳平是個實在人,45度角看着天空感慨“‘嗟乎,使平得宰天上,亦如是肉矣。”宰相的宰,主宰的宰,其實就是個分豬肉的。
提到分肉,就不得不提東方朔,這厮待诏金馬門的時候(待诏屬于編外人員,不能領國家工資,由皇帝小金庫發放生活費),那是真窮,肚子沒油水,天天盼着分祭肉。好容易盼來一回,結果分肉的大官丞作為國家公務員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到了太陽落山還沒來,這厮膽從胃邊生,割了肉就跑。後來皇帝讓他做檢讨,我百度了下原文,“朔來朔來,受賜不待诏,何無禮也;拔劍割肉,一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這情商,秒殺我等。
其實,祭肉是真不好吃,一大塊肉放到鍋裡,什麼調料也不放,外熟内生,一大塊毫無滋味的冷豬肉,腸胃不好的真吃不下去。當然,對于一定級别來說這是榮譽,你還得面帶感激、目含淚光,一邊狼吞虎咽一邊叩謝天恩,吃不了這冷豬肉,就注定了要坐冷闆凳。
肉也是有等級的,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觸之翠,述蕩之挈,旄象之約。這就傳說中的肉之極品了,你以為猩唇是猩猩的嘴巴?古人在吃的上面沒有這麼癫狂,他們比這還要喪心病狂:猩唇是麋鹿的臉部!麋鹿是什麼?滿語叫做罕達罕,也稱四不像,世界級珍稀動物!古代中國烹饪原料八珍之首(駝峰、熊掌、猴腦、猩唇、象拔、豹胎、犀尾、鹿筋)!注意(敲小黑闆):現在法律規定了,不但以上的不能吃,所有的野生動物都不能吃!
最後拿蘇東坡的《豬肉頌》來作為結尾,“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寫到這,我又餓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