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朱柏廬治家格言》非常有名。文中許多警句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其中有一句話具體闡述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值得大家細加體味。
宜未雨而綢缪,
毋臨渴而掘井。
意思是說: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這句治家格言正反對舉,形象生動,明确告誡世人:任何事情,都要提前考慮,事前有所準備。否則,事到臨頭,才被動應付,往往為時已晚。
和這句格言意思相近的一句古語是《禮記·中庸》中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也強調指出:無論做什麼事,事前有準備就會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
由此看來,無論做人還是做事,在各個方面,都應該,胸懷遠見,提前謀劃。
一是求學要提前謀劃。趁着青春年少,要珍惜自己最好的體力精力和智力,抓緊時間獲取知識,培養技能。無奮鬥,不青春。不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牢記諸葛亮《誡子書》中的諄諄教誨:“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年華随着光陰流逝,意志随着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裡,悲傷歎息,還有什麼用呢!)
二是健身要提前謀劃。最好的醫生是自己。年輕的時候就要關注健康,适量運動,合理營養,勞逸結合,心态平衡。否則,人過五十,“三高”就會光顧,一些不治之症就可能發生。到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這一點要向一些醫學大家學習。鐘南山院士雖然年過八十,但精力充沛,精神矍铄。這和他很早就樹立健康理念,長期堅持積極健身是分不開的。
三是掙錢要提前謀劃。俗語說:“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衰尋子助。”意思是說:“三十歲如果你還沒有作為,不思進取,四十歲你還沒有積累資本,過得困頓,那麼到了五十歲,你就隻能混吃等死了,等着子孫的幫助。”所以,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要考慮為自己預留一筆養老的錢。現在國家在各行各業實行養老金制度,也是基于這種理念。
四是盡孝要提前謀劃。孝順父母要盡早行動,不能等。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我們失去了機會,父母都走了,我們再想孝養父母報恩,就來不及了。就會後悔莫及。所以,趁父母尚能行動,多帶父母外出玩玩,多陪父母活動活動,将來就會少有遺憾。
五是行善要提前謀劃。這有兩層意思。一是行善積德要趁早,要趁現在還有力量還有能力,趕緊去幫助别人。否則,錯失機會,等到沒有力量沒有能力幫助别人,就無法回報社會,無法為自己積德了。二是慎獨慎微要趁早。要嚴于自律,不做違紀違規之事,不貪違法亂紀之财。否則,千裡長堤毀于蟻穴,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總之,“宜未雨而綢缪,毋臨渴而掘井”這句古訓,至今依然閃爍着智慧的光輝。因為人生中的許多事情,道理都是相通的——事預則立,要事先修補好房子以待風雨,别口渴了再來挖井。一個人,隻要好好領悟這句話的精髓,就可以更有遠見,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一帆風順,心想事成。(《朱子家訓》感悟之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