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學良
衣食住行,顧名思義,指的是穿衣、吃飯、居住、行路,這是人類生活生存的四種最基本需求和生活狀态。今天就首先來談談生産隊時期農村的衣着問題。
衣食住行,雖說都是基本需求,但重要程度不一樣。生存第一,人類的首要目标是生活下去,所以感覺“食”才應該是第一位,但現實的“衣食住行”中,“衣”卻排在了第一位,初思有點不解,細想又覺很有道理,因為“衣”除了抵禦風寒、為人們勞作獲取食物提供基礎外,還有“遮羞”的基本功能,“遮羞”也是區别于人類與其它動物的基本标志之一,所以才會有古代那些理學家鼓吹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說。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方面的注腳,過去生活困難年代,社會上有很多要飯的叫花子,但卻沒有一個赤身裸體的成人(精神病人除外)在戶外閑逛,可見“衣”排名第一,是自有道理的。
生産隊時代,農村人們的穿着可分為土布和洋布二大類,土布就是農村土法織成的布,洋布是工業化機器生産的化纖布。
小編剛有記憶和知事的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前期,土布在人們生活中還占有重要地位。土布離不開紡紗車和織布機,操作這些紡紗車和織布機大多是農村上了些年紀的老奶奶,很少見到有年輕婦女幹這個的。當時整個生産隊,大概有紡紗車五六台,小編奶奶家就有一台紡紗車,紡紗時不能坐凳子,要盤腿坐在地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每到晚上,我那小腳奶奶就着昏暗的煤油燈,左手拿起棉花條,右手搖動紡線車把手,紡線車便“吱呀吱呀”地飛快旋轉起來,棉條就紡成了細細的棉線。至于織布機,全生産隊隻有一台,是隊上一個叫賀奶奶的家才有,織布機占用地方較大,小時候也親眼見過賀奶奶織布,她手腳并用,雙腳踩住踏闆,右手用力掰前面的擋闆,織布機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響,特别是雙手輪換交替,把織布梭子從一頭轉到另一頭,動作輕盈美妙,如同彈着一架古老的琴。可惜,那時我們隻是六七歲左右的孩童,立不定也坐不住,也隻看了一會熱鬧後,就一溜煙地和小夥伴們玩耍去了,沒有完整地看過織布的全過程。
織布機織成的布,好像應該是清一色的灰白土布,光這一種顔色也顯得單調和不适用,所以當時還有配套的染坊,買來染料後,可将灰白土布染成黑色和青藍色的布料,人們再将這種面料作成衣服,所以那個年代,藍黑成了人們衣着的主基調和主色彩。
現在網上都說土布質地柔軟、通透性好,但這跟小編小時候穿土布衣的感覺怎麼不一樣呢,記得小時候夏天我穿的是用土布制作的襯衣,衣料厚實不發熱,容易出汗,一出汗,汗水就會粘附在身上,難道小時候我穿的是假的土布衣服嗎?至于土布衣服經久耐用倒是真的,不容易磨爛,一件衣服可以穿好些年,這一點很受當時社員們的喜愛。
小編印象中,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時,生産隊社員家的紡紗車、織布機就基本不見了,是市場淘汰還是其它原因,這個就不太清楚了。但市面上還是有土布賣,人們有土布的需求時,就去集市上買。與之相對應的是,洋布開始占據主導地位。
提起那個時代的“衣”,就不得不提特殊年代的一種票證:布票,當時人們去百貨商場、供銷社買布光有錢還不行,還得有布票,那時社會上票證比較多,如糧票、肉票、油票、糖票等,這些一般都隻是城鎮居民所享有的福利,而唯獨布票,城鎮居民、農民社員都有,布票也是特殊年代時期,農民社員為數不多的享有與城鎮居民一樣的待遇,那麼,對此是點贊呢還是吐槽呢,你們自己去品。
說實話,與糧票、肉票等票證比起來,布票印制是最精美的,花花綠綠非常好看,這也是因為“衣”本來就是養眼和美好的東西,所以票證也不能馬虎。生産隊時期,農村社員家庭的布票是一年分一次,我父親是生産隊會計,年終決算後,父親會從生産大隊領回來全隊的布票,然後每戶社員來我家領布票,至于布票是按人口分呢還是按工分分呢,我那時小不管這些事,長大後一直到父親去世也未曾問過他,歡迎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們作補充。
生産隊時期是生活艱苦、物資匮乏的年代,對于大部分人們來說,在衣着方面也沒有太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農村,遮羞穿暖就足矣。事實上呢,這個最低的要求還是基本上能滿足的。那時,衣衫褴褛的穿着有,但衣不蔽體還是比較少。就依冬天來說,我們那生産隊自己種有棉花,棉衣棉褲都是用自産的棉花、請村裡縫紉師傅縫制的,穿起來臃腫蓬松,當然,看起來似乎很保暖,但其實不盡然,棉衣褲當時又被稱作“空心”棉衣(褲),關鍵是裡面的内衣内褲,不像現在有絨毛内衣褲暖和緊身,那時都是土布内衣褲,穿在身上直挺挺的,不禁風,寒風經常從袖管、褲腳處鑽到身上,全身發冷,人們就有時用草繩或布帶把褲腳兩端系緊,防止寒風鑽入,雖不雅觀,但卻保暖。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穿着上,人們還有句順口溜,叫“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時經濟條件差,不管是土布還是洋布做的衣服,穿舊了,人們舍不得丢,磨破了,縫補一下繼續穿,要一直穿到破爛不堪為止。所以,會做針線活,是當時一個家庭主婦必備的技能,每到夜晚,主婦們便會拿出針線,左手指戴着頂針,除了納鞋底,就是縫補全家人的衣服,補衣服的布料大多不是原來衣服的布料,而是随便找的布料,所以一件舊衣服,往往是補丁打補丁,而且補丁的顔色、樣式都不一緻,像是和尚穿的百納衣,隻是沒有那麼鮮豔亮麗罷了。
補衣服,如果打補丁的地方較大或技術要求高,還得請專門裁縫師傅來補,如大改小,這個好理解,還有續褲腳,一個人長大長高了,原來的褲子就短了,又舍不得丢,于是請來裁縫師傅在原來的褲腳處再續上一截,又繼續可以穿幾年,這是技術活,非得請專業師傅不可。那時,由于勞作的原因,膝蓋、屁股、袖口處的衣褲磨損厲害,容易磨白、磨光、磨花,這幾處地方打的補丁也最多,特别是屁股處,補丁撂補丁,看起來,好像我們上高中時的等高線地圖。
生産隊時期農村社員家庭孩子多,四五個屬正常,七八個也不罕見,孩子多了,在穿着上又形成了一個奇觀,那就是撿衣服穿,所謂撿衣服穿,不是到外面撿衣服,而是家中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一直穿到不能穿和再下面沒有弟妹穿為止。那時候,在穿着上,大家都挺羨慕當老大的,一兩年至少有一二件新衣服穿吧,而當弟妹的,運氣可能沒那麼好了,也許二三年都不能穿上新衣服,都是撿哥哥姐姐的衣服穿。
小編小時候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從小在鄉野中長大,在泥地中滾,在溪溝中遊,在穿着上并沒有特别的講究,二三歲的時候經常是光屁股,上小學前穿的是開裆褲,上小學後也是“衣來伸手”,父母給什麼就穿什麼,基本上沒提出過特别的要求,唯有一次例外,那是上小學二年紀時,因為學習成績好,被學校評為少先隊員,戴上了紅領巾,而紅領巾是要與白襯衣搭配的,所以就央求母親置一件白襯衣,可能是對我學習表現好的獎勵吧,母親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專門給我制作了一件“的确良”白襯衣,“六一”兒童節搞活動,穿上這件白襯衣、系上紅領巾後,心中那種美喲,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然就成了班上和同村孩子們的羨慕對象。對于這件白襯衫,我視若珍寶,平時不輕易穿,生怕弄髒穿舊了,可這件白襯衫,又常被村中同齡的孩子所惦記,院子中有二三個家裡條件比我差的發小,他們班級要搞遊行等活動而又恰逢我沒穿時,就央求他們的母親來我家借我這件衣服,說實話,我是一百個不樂意,可又礙于經常在一起玩耍的面子,不得不借,可心裡實在心疼。
下篇預告:生産隊那個年代—衣食住行之“食”:一日三餐九碗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