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正文之前
聲音不是越大越好,要保護自已的耳朵~
寫于miceqiqi音頻工作室
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将一起讨論一下制作音頻設計的組成部分:
關于聲音設計:聲音設計這一術語最早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用來與常規的聲音後期制作相區别。他是為了強化畫面創造連貫聲音效果、渲染劇情而存在的藝術。
關于聲音的設計我們大略的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音樂,人聲,音效。以畫面為主體,所有因素為畫面而服務。而在這三部分中,人聲尤為重要,他是能讓觀衆直接了解劇情的存在。那麼有人說廣播劇是沒有畫面的,怎麼樣去設計。
我們所謂的畫面,不僅是指已存在的畫面,也有我們需要構建和想象的畫面,所有聲音都為了構成、豐富、渲染這個畫面而存在。
單聲道:是指一個聲音通道,用一個傳聲器拾取聲音,用一個揚聲器進行放音的過程。在過去的廣播中,通常都是使用的單聲道。在以前的老式電視機也都是采取的這種聲道存在模式。
雙聲道:雙聲道就是有兩個聲音通道,是實現立體聲的原理,在空間放置兩個互成一定角度的揚聲器,每個揚聲器單獨由一個聲道提供信号。但立體聲源于雙聲道的原理,不等同于立體聲。
立體聲:立體聲,就是指具有立體感的聲音。廣泛來說,我們在自然界聽到的聲音都是立體聲,他們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方位層次等空間分布特性的重放聲。最基礎的是Stereo他是用左右聲道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而産生空間感。而于對立體聲來說,現在有更多的多聲道立體聲如5.1聲道,甚至11聲道,效果會更加豐富真實。
在常通情況下,我們收到的人聲幹音,會有雙聲道的情況。但實際上,我們在錄制人聲時使用的是一個話筒,所以,他收錄的隻是一個聲道的聲音。
雖然存儲為雙聲道,但他隻是簡單的把一側的單聲道複制到另一側的單聲道,而不是概念上的立體聲,這裡是不能混淆的。
在我們的音效庫中出現的雙聲道,并不是全部都是立體聲。
在我們的音效庫中有很多音效也是由一個聲道複制到另一個聲道而得到的簡單的雙聲道。立體聲音效,則多出現在背景音效中。而whoosh及很多硬音效,在音效庫裡也是多見為立體聲音效。
在了解了這些概念以後。對我們今後對聲音的使用會有很重要的幫助。
那麼在我們三個重要的聲音設計組成部分中,其中音效部分還分為五個主要的類型:
硬音效(hard effects)、
拟音音效(foley sound effects)、
背景音效(background effects)、
電子音效(electronic effects)/效果元素(production elements)、
聲音設計效果(sound design effects)
我們下面對這五個類形進行簡單的說明:
硬音效:
這些是最典型的音效,這種有大量的音效可供現成使用,例如:汽車鳴笛,槍聲,打鬥聲。硬音效是與畫面有明确的關聯。對于拟音來說是創造可信音效的關鍵。
拟音音效:
拟音是一個與畫面同步錄制聲音的過程。最常見的拟音效果是腳步聲。當然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道具來表現更多錯綜複雜的聲音效果。
背景音效:
他也被稱為環境聲或氣氛。這些聲音填充在畫面的空間裡,能給人現場和周圍環境的感覺。他對于畫面的具體事件沒有直接的關聯,但确能明确給予事件的環境信息。
電子音效/效果元素:
這種被普遍用作科幻效果的資料來源,這些效果最初來源于合成器和鍵盤,也可以通過對一些原始音效進行處理和濾波來獲得。
聲音設計效果:
那些在自然界無法錄制的效果聲是被設計出來的,它們通常是由數字音頻工作站制作得來。是由聲音設計師通過控制聲音波形創造出來的真實。
我們在音效庫中獲得最多的是硬音效,背景音效以及基礎的電子音效。
在了解了這些概念以後。對我們今後對聲音的使用會有很重要的幫助。
有什麼問題可以在文末留言給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