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近代動物滅絕

近代動物滅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11:16:26

性選擇對物種而言究竟是福是禍?

争議:性選擇影響物種生存

自有性生殖出現起,兩性差異就一直存在,它為動物王國開啟了性選擇的大門。為了提升與異性成功交配的幾率,雌性個體會依據某些特定的性狀挑選交配對象,這就是性選擇行為。因此,要将自己的基因遺傳給後代,動物個體需要同時具備兩項能力:保住性命的生存能力,以及競争繁殖機會的能力。這給雄性和雌性帶來不同的選擇壓力。現在,越來越多的演化生物學家相信,性選擇可能影響了整個種群甚至物種的延續能力,但這種影響是積極的,還是不利甚至是毀滅性的,卻一直存在争議。

性選擇尤其青睐那些令雄性在求偶競争中占優的性狀,而這類性狀的維持往往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一類進化模型認為,動物們為産生性别特征而投入的能量或許會減少它們為生存投入的能量。當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發生改變時,這種副作用尤為明顯。也就是說,兩性差異更大的物種,滅絕的風險也會更高。另一類進化模型則認為性選擇可以提高适應率,如果雄性主要将能量投入那些有益于幫助雌性完成繁衍任務的性狀,并且選擇淘汰了那些不夠合适的雄性,整個群體将會受益。随着時間的推移,該物種基因組的适應性也會提高、物種抵抗滅絕的能力增強。

此前已有一些研究試圖探究性選擇是否會影響物種的滅絕速率,但始終沒有得到一緻的結論。這些研究存在的問題是,其研究對象都是仍存活的物種:它們沒有真正滅絕,因此隻能用物種的個體數量變化趨勢推測滅絕速率,得出的結論也難以令人信服。

而要通過已滅絕的物種探究這一問題,科學家同樣面臨着難題:多數情況下,人們很難通過微小的化石判斷個體的性别。好在,美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Gene Hunt領導的研究團隊找到了一類完美的實驗對象:介形蟲(ostracods)。

介形蟲:極端的性選擇

介形蟲是一類不起眼的甲殼類動物,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将近5億年,演化出超過7萬個物種。乍看上去,這種生物就像一粒粒小種子,而仔細觀察之後,就會發現它們更像是包裹在堅硬環殼裡的蝦。雌、雄介形蟲有着醒目的體型差異:雄性明顯更長,這是因為它們需要容納碩大的生殖器,以釋放更多、更具活力的精子。更加驚人的是,它們的精子展開後的長度,相當于自身體長的6倍。其中一些物種殼内三分之一的空間,都被生殖器官所占據。

造成這一現象的,正是極端的性選擇。為了赢得交配這場戰争,很多動物都演化出了額外的武器:例如孔雀羽毛、麋鹿的角,或者是像鴨子、海豚以及介形蟲等動物一樣,長出形态怪異或是體積驚人的生殖器和精子。

由于不同物種間易于區分、雌雄個體體型差異明顯,且雄性個體大小能直接反映生殖器大小,介形蟲成了研究性選擇如何影響物種滅絕速率的絕佳材料。

近代動物滅絕(這種動物生殖器越大)1

一種介形蟲cypideis salebraso的雌性(上)和雄性個體(下)。為容納性器官,雄性個體的外殼更加狹長(陰影部分)。

實驗:10倍的滅絕速率差異

為了探究這種雌雄性别差異較大的物種是否比其他物種更難适應環境的變化,Hunt與合作者利用了大量來自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南密西西比大學、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以及他們自己收集的化石。

研究團隊觀察的标本涵蓋了93個生活在距今大約8500萬至6500萬年前(白垩紀晚期)的介形蟲物種,他們詳細測量了超過6000個個體的外殼形狀及尺寸。結合它們所處地層的年代,數據清晰地呈現出性選擇程度與物種存活時間之間的性别差異最大,也就是性選擇最強的物種平均幸存時間隻有160萬年,而那些雄性在交配戰争中花費最少的物種,在地球上存活的平均時間有1550萬年——近乎前者的10倍。

近代動物滅絕(這種動物生殖器越大)2

橫軸表示介形蟲物種的性别差異程度,縱軸表示年代。右邊顔色更溫暖的圓點代表性别差異更大的物種,更大的圓點表示分布範圍更廣的物種。在Trachyleberididae科中,可以明顯地看到,性别差異更大的物種化石記錄在地層中的持續時間更短。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Fernandes Martins說:“短期而言,性選擇有利于個體,它們可以産下更多的後代。但從長遠角度考慮,性選擇會帶來問題。如果你在繁殖上投入太多,你将無力應對其他類型的環境變化。”

近代動物滅絕(這種動物生殖器越大)3

橫軸表示雄性與雌性體型大小差異,縱軸為兩者形狀的差異。圖中圓點所處區域的顔色,表示該物種的滅絕速率。可以看出,體型、形狀差異越明顯,滅絕速率越快。

如果這一結論同樣适用于其他體型更大、生殖周期更長的動物,這是否意味着雄性體型更大的象海豹、長着漂亮羽毛的孔雀被宣判了死刑?需要指出的是,這項研究的結論目前隻适用于介形蟲,性選擇對其他動物的影響仍不清楚。“我們還不能回答這個問題,”Martins說,“這隻是一項研究。”

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Hunt說,如果這一點也适用于其他物種,在評估某一物種面對環境威脅的脆弱性時,保育生物學家就有必要考慮性别差異的影響。“如果将大量的能量用于繁殖會使得古代物種很難适應變化的環境,同樣的情況也可能适用于我們現在正關心的物種”,他說。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浏覽内容,轉載分享隻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内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