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波鄞州曆史

甯波鄞州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2 13:43:41

甯波鄞州曆史(潘家土耷)1

洞橋潘家耷村

甯波方言是浙東吳方言甬江片的代表語,雖然起源于何時已難考,但其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方言内容,承載着大量文化信息,是研究甯波地區文化曆史的寶貴遺産。

作為一種社會存在,甯波方言和其他地區的方言一樣,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推動方言不斷發生變異以适應新環境。新的詞彙在出現,舊的詞彙在消亡,還有些詞彙在更改。尤其是那些已變得生僻冷門的方言詞彙,在時代浪潮裡,漸漸趨于湮沒。

甯波鄞州曆史(潘家土耷)2

村民門牌上的“耷”已不見“土”

甯波方言中正在喪失生存能力的詞彙數量不少,反映在地名上,主要是生僻地名字的變異。地名尤其是老地名,因為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産物,一般不會被輕易更改。但如果變得生僻難認,不再适合交流交際,就往往會産生變異。

如甯波地名中的[土 耷]、[土 毚]等字,在手書年代,雖然寫法不簡,還是能通行無阻。到網絡時代,大多沒有收錄到我國常用字庫,一般打字法很難拼寫它們,給使用者帶來極大不便,自然面臨變異的命運。

這些蜷縮在時代邊緣、正在痛苦變異的生僻字,也曾有過興盛光陰。在漫長的手書年代,這些字不但不生僻,還被人争相搶用,是那個年代甯波地名寵兒。鄞州地名諺有雲:東鄉十八隘,南鄉十八埭,西鄉十八[土 耷]。這裡的“十八”為虛數,意為這些地區同類通名使用數量之多,特色之鮮明。

鄞州諺語裡提到了三個通名,“隘、埭”因為打字便利,目前還在繼續傳承使用,唯獨“[土 耷]”,因為太地域,打字困難,使用受限,不得不處于變異狀态中。

那“[土 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甯波先人為什麼要大量選用[土 耷]為地名通名呢?《康熙字典》收錄了很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舊字,其中就包括“[土 耷]”。字典還采用宋代《集韻》的說法對其作了解釋:[土 耷],德盍切,音搨,地之區處。

不過《康熙字典》的解釋和甯波人理解的“[土 耷]”略有差異。甯波方言中,[土 耷]讀作“da”,入聲,一般理解為高低不平的地方。《鄞州區地名志》(2006版)解釋得更為詳盡,認為原鄞西地區多[土 耷]是因為該地區平原河流交錯,古時湖泊瓜藤相連,廣德湖、馬湖、小江湖、雁湖、槎湖連在一起,後由于淤塞、墾殖等原因,許多湖泊消失,逐漸形成一片高低不平的[土 耷]地。鄞西先人在[土 耷]地高處聚居發族,因此村名大都帶有“[土 耷]”字。這個解釋,可以在[土 耷]字遺存地名上得到些許印證。

甯波鄞州曆史(潘家土耷)3

戚家[土 耷]村路牌上“[土 耷]”字有“土”(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原為鄞西、現屬海曙的高橋鎮石塘村原有張家[土 耷],村民主姓張,清時從今江北區洪塘街道遷入,地處水邊高地,因主姓和地貌而名。

同樣曾為西鄉湖泊[土 耷]地的還有古林鎮的蒲家[土 耷]和如意[土 耷]。蒲家[土 耷]位于古林鎮政府駐地西南,村民主姓陳,宋代從今鄞江鎮遷入。該地曾住消除蛇患的蒲将軍,當地群衆為紀念他,結合地貌而名。如意[土 耷]位于古林鎮政府駐地西,村民主姓陳,明代從今三星村上陳遷入。因希望遷入後萬事如意,故把自己的心願和當地地貌結合在一起取名“如意[土 耷]”。

除蒲家[土 耷]、如意[土 耷]外,古林[土 耷]地還有下郭[土 耷]、前虞[土 耷]、後虞[土 耷]、方家[土 耷]、林家[土 耷]、阮家[土 耷]等等,是甯波“[土 耷]”字通名比較集中的鄉鎮之一。

除原鄞西地區外,鄞州東鄉、奉化等地也有不少[土 耷]字地名。如鄞州東吳鎮畫龍村有戚家[土 耷],該自然村四面環山,風光旖旎,為三溪浦水庫主要源頭之一。以[土 耷]為通名應該也是因溪邊高地地形而名。

如奉化江口街道的王家[土 耷],該自然村地處奉化江支流縣江東岸,與六闆橋隔江相望。村民主姓王,據傳祖上逃荒墾地定居而名。另還曾有王家[土 耷]陳家,原稱地[土 耷]張,村民主姓張。陳姓約在250年前由三石塔下來此入贅。後張姓絕,為紀念張姓,故後稱地[土 耷]張陳家。為避重名今改稱王家[土 耷]陳家。

榮耀屬于過去,因為沒有像“隘、埭”那樣及時而幸運地擠進現代常用字庫,[土 耷]字地名群面臨生存變異瓶頸。

這些甯波地名的變異過程,主要有改名、簡化、諧化三種。

海曙橫街鎮有錢家,原名洪家[土 耷],清代錢姓從奉化遷入後,漸漸成為村裡主姓。後把村名改為錢家,算是躲過一劫。

海曙古林鎮有前虞[土 耷],村民主姓虞,宋代從今高橋鎮岐湖村(原岐陽村)遷入,後虞氏又有子孫定居他方,俗稱先定居地為“前”,故稱前虞[土 耷]。現已棄[土 耷]簡稱“前虞”村。

海曙洞橋鎮有潘家[土 耷],村周阡陌交通,屋舍齊立,一幅歲月靜好模樣。和甯波許多[土 耷]字村莊一樣,該村選擇把[土 耷]諧化成同音的“耷”,故現稱“潘家耷”村。

當然,[土 耷]的諧音替身不止“耷”。在奉化,有的村莊用“塔”諧代,如西塢鎮唐家塔,讀音仍作[土 耷]。

語言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折射着社會發展的軌迹。甯波“[土 耷]”字地名的變異過程從某種角度反映着甯波人對新環境的适應過程。在甯波方言中,和“[土 耷]”類似正處于變異消亡中的方言地名字還有不少。

從文化遺産角度來看,這些帶着獨特地域特征的方言字消失是可惜的,但符合時代發展的訴求。地名的主要特性是工具性,需要方便多數人交際使用。在網絡時代,繼續使用這些連拼寫都艱難的冷門生僻字,對小地名的推廣使用顯然弊多利少。 徐雪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