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内社交軟件的第一霸主,微信的用戶體量是很多公司羨慕而又不得的,根據一份數據統計顯示,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高達12億,也就是說,全國14億人口,有将近86%的人在使用微信,除去牙牙學語的小孩和不會玩智能手機的老人,微信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網民。
從身邊人所使用的手機就能發現,微信早已成為手機中必備的軟件之一。但這龐大的用戶體量背後,卻是微信在商業化路程上極度謹慎的反差。在國内大型軟件當中,微信可能算是一個另類,因為它在廣告費用最高的開屏頁面上竟然沒有植入廣告。
而對于事情,“微信之父”張小龍曾經在一次演講中闡明了原因,張小龍說道:如果微信是一個人,他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願意花那麼多時間給他。我怎麼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臉上貼一個廣告呢?
而就是這樣的設計理念,讓微信在開屏廣告上每年少賺了上億元。
微信成立于2011年,今年剛好是他它成立的十周年,也就是在十周年之際,微信卻在商業化進程上邁開了步子,甚至可以說非常的激進。
經常看朋友圈的人都知道,今年朋友圈廣告推送的廣告可謂是格外的多,基本上每去朋友圈刷新一次都能看到一次廣告,除此之外,微信還首次對公衆号文章實行了付費模式,有人直接通過這個付費閱讀功能一篇文章最高收入了23萬元。
除了這些之外,微信還在紅包的封面上想到了商機,在今年一月份時,微信正式發布了紅包定制封面,每定制一個封面10元,100個才能起訂,也就是說,定制一張最少就要花費1000元。
所以當時這個功能發布之初,個人并不具備開通條件。
而在12月9日,微信團隊正式發布公告,正式确定了收費新規,将紅包定制封面向個人開放,一個封面價格也從原來的十元降到了現在的一元。
不得不說,等了将近一年時間,這一天還是來了,而這一功能的推廣也将讓微信内的12億人受到影響。畢竟微信紅包作為用戶非常重要的交互方式之一,它更多的是起到了維護人與人之間感情關系的一個紐帶。
畢竟微信是有單個紅包200元的限額,在商務交易上200元并不實用,但對于個人而言,朋友過節露情意、父母生日表敬意、伴侶過節顯心意等等場景就需要用到這個微信紅包了。
微信作為一個現象級軟件,它的每一次升級和改動都牽動着全國12億用戶的心,一步走錯就會全盤皆輸,可能這也是十年來微信如此謹小慎微的原因所在吧。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