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梁王寶忏的意義

梁王寶忏的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4:19:41

佛學知識|《梁皇寶忏》:流傳最久感應最多内容最長的忏悔法門

梁皇寶忏是中國民間流傳最久感應最多,内容最長的一部的忏悔法門,藉由禮拜十方諸佛的功德,并依照此忏本,觀照自己的行為,不斷柔軟自己的心念,一心真實行持,以經忏為福田,更以無量的悲心及願力,忏悔累劫累世所積下的業障,相信一定可以将自已的業障忏悔清淨,早日離苦得樂。

梁王寶忏的意義(佛學知識梁皇寶忏)1

《梁皇寶忏》是南朝梁武帝為皇後郗氏所集的。事沿皇後郗氏在往生後的數月,有一天梁武帝正要就寝,聽聞外面有騷亂的聲音,于是出去一看,竟然是一條大蟒蛇,而且睜大眼睛望着他;這時候武帝大驚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便對蟒蛇說:“朕的宮殿嚴警,不是你們蛇類所生之地,看來你必定是妖孽。”

蟒蛇于是對武帝說:“我是你的皇後郗氏,臣妾因為生前喜歡争寵,而常懷瞋心及嫉妒心,性情慘毒,損物害人,所以死後堕入蛇身。現在沒有飲食可吃,又沒有洞穴可以庇身,而且每一片鱗甲中有許多蟲在咬,真是痛苦萬分。由于深感皇上平日對臣妾的厚愛,所以才敢顯現醜陋的形貌與您相見,希望能祈求一些功德,脫離蟒蛇之身。”蟒蛇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梁王寶忏的意義(佛學知識梁皇寶忏)2

武帝将這個情形告訴志公禅師,禅師對梁武帝說:“必須要禮佛忏悔才能洗滌罪業。”武帝于是請志公禅師搜尋佛經,摘錄佛的名号,并且依佛經來撰寫忏悔文,總共寫成十卷。然後武帝就依照忏本為皇後禮拜忏悔,有一日,突然聞到異香遍滿室内,久久不散。武帝擡起頭來,看見有一個人,容儀端麗,對他說:“我是蟒蛇的後身,因為承蒙皇上為我作功德,所以現在已經超生忉利天,今天特來緻謝。”言畢就不見了。

因此,《梁皇寶忏》從梁朝流傳至今一千餘年,學佛行人若能依此忏文虔誠禮拜、慚愧忏悔,并檢讨改過,以慈悲、智慧的法水洗淨愆尤,必得佛陀慈光加被,自然業障消除,善根增長,身心清淨,平安吉祥。

梁王寶忏的意義(佛學知識梁皇寶忏)3

拜忏是一個儀軌。“忏”是忏前愆,對于過去所作的錯事感到慚愧、羞恥;而“悔”是發誓以後不再犯,即“不二過”的意思。所以拜忏的真正意涵,就是要我們借着拜忏的儀式,當着佛菩薩的面前披露自己的過失并發願改過,重新做人永不再犯,所以這也叫做“發露忏悔”;也就是借着法會的儀式,在佛菩薩面前虔誠地忏悔、禮拜、誦經、念佛,祈求佛菩薩慈悲的寬恕、護佑與加持,因而得以影響旁邊的人共同生起覺悟的心,也能加入忏悔、改過的行列。

所以,我們在拜忏的同時亦要知道諸佛名号的功德;在佛教的宇宙時空觀中有所謂“三劫”,即指過去、現在及未來三大劫。過去的住劫稱為莊嚴劫,現在之住劫稱為賢劫,未來之住劫稱為星宿劫。各大劫的住劫中,各有千佛出世,稱為三劫三千佛。我們現在是賢劫。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載,賢劫中有拘留孫、拘那含、迦葉、釋迦牟尼,乃至最後的樓至佛等千佛出世;過去莊嚴劫中有華光佛至毘舍浮佛等千佛;未來星宿劫則有日光佛至須彌相佛等千佛出世。這個基本常識是我們學佛、禮佛的人必須有的。

而禮忏的意義,可以兩個字來貫串,那就是“因果”;宇宙萬有之中,誰也逃不過因果;所謂“如是因、如是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為一切都有因緣,都離不開因緣法;就好像我們偉大的佛陀,雖然他已經“因”圓滿了、“果”也圓滿了,但他仍然降生娑婆,示現人間,為我們樹立修行、悟道的榜樣。

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也曾經曆無數的考驗與磨難;他與提婆達多多生多世的惡緣,而屢屢被加害、被障礙,這些都是過去世的種種因緣,而不得不承受的果報。因此,身為佛弟子,對于“因果”、“因緣”必須要重視。

梁皇寶忏是一個忏悔法門,它能幫助我們清淨我們的身心,可令我們身心安穩、清涼、喜悅。一個蘊藏著有多少不良隐私的人,心裡就有多少的壓力和不快。通過修持寶忏以及三寶的圓滿功德力,我們懊悔我們的罪業,和冤情債主解結,幫助往生者投生善道。最重要的是培養我們的正見,遠離貪、嗔、癡心三毒,使我們身心安樂、人格健全,廣而推之,國泰民安,社會和平。這是一個利益自己,也利益其它衆生的忏悔法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