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皮,富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很多人都喜歡吃。
在北方地區,烹饪豬皮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涼拌豬皮、紅燒豬皮、鹵豬皮等。
而在東北地區,将豬皮熬成豬皮凍,是最常見的,尤其過年時,幾乎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熬好的皮凍,清亮通透,口感Q彈,蘸上蒜醬或調制的料汁,入口口感滑嫩,肉皮勁道有嚼勁,很是美味。
豬皮凍,看似做法簡單,但其實,想熬好豬皮凍,門道卻不少。很多人熬不好豬皮凍,要麼凝不成型,要麼渾濁不清,要麼肉皮變得很硬。
熬的豬皮凍不凝固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熬出的豬皮凍渾濁呢?
自制豬皮凍,涼後肉皮變得很硬是怎麼回事?
接下來,就來說一下,熬制皮凍時,為什麼會出現上述幾種情況,以及熬制豬皮凍的具體做法。
(不斷更新,歡迎關注)
01熬的豬皮凍不凝固是怎麼回事
出現皮凍不凝固的原因有一下幾種情況
①熬制的時間不夠
熬制肉皮之所以能夠成凍,是因為,肉皮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在沸水中熬制,轉化為明膠,在35-40℃水中溶脹成凝膠,冷卻後,凝膠使得皮凍變得緊實成型。
而熬制的時間不夠,導緻最終溶脹的凝膠量,不足以将皮凍凝結成型;
②熬制用水過多
水與豬皮的比例過大,水太多,導緻溶脹的凝膠量,不足以将熬好的溶液凝結成型;
③凝固的溫度時間
皮凍成型,需要一定的時間條件和溫度條件,一般室溫,需要隔夜或12小時,才能徹底成型。
02為什麼熬出的豬皮凍渾濁不清
熬出的皮凍渾濁不清,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肉皮的油脂沒刮幹淨
想要熬出清亮的皮凍,必須将肉皮上的油脂刮除幹淨,再用鹽/堿抓洗去油,多次用溫水清洗,直到水變得清澈無雜質;
②香料着色
如果熬制皮凍時,為了增味,會用到數種香料,比如八角、桂皮、花椒等,如果使用了香料,可能是香料煮出顔色,令湯汁着色,所以熬出的皮凍渾濁不清;
③鍋具不淨
這也是可能性之一。
03自制肉皮凍,涼後肉皮變得很硬的原因
如果确保肉皮熬制時間足夠,達到軟爛的效果,但晾涼成凍之後,肉皮變得很硬,刀切不易斷。
出現這種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起鍋過早。
熬肉皮與煮豬蹄是同樣的道理,不可煮軟爛後直接出鍋,關火後,蓋蓋焖制半小時以上,再出鍋。
熬皮凍,需要放涼,可以直接焖到湯汁變涼再盛入模具。
04豬皮凍的具體制作方法
第一步:
(上圖1)将豬皮冷水下鍋,加姜2片、料酒1勺去腥,水開撇去浮沫;
(上圖2)将豬皮煮5-10分鐘後,撈出用溫水洗淨;
用溫水沖洗豬皮,冷水沖洗,豬皮迅速變涼回硬,油脂不好刮,切時也很費力。
(上圖3)将煮好的豬皮放在案闆上,豬皮内粗朝上,用刀挂掉多餘油脂;
(上圖4)翻過豬皮,如有豬毛,用噴槍或鑷子,将豬毛去掉;
第二步:
(上圖1)将挂淨油脂、豬毛的豬皮,切成細條;
(上圖2)将切好的豬皮放入盆中,撒入2勺鹽;
(上圖3)加少量溫水,不停用手抓洗5分鐘,去除油脂;
(上圖4)将豬皮用溫水清洗數遍,直至水清;
一定要用溫水抓洗,用冷水的話,油脂會凝固,粘的到處都是,很難清洗。
第三步:
(上圖1)将處理好的豬皮冷水下鍋,肉皮與水比例1:4;
豬皮與水的比例,網上很多都說1:3,其實,分用什麼鍋具。
如果用高壓鍋,幾乎不損失水分的情況下,是可以的;
但如果用普通鍋竈煮的話,将豬皮煮軟爛,至少需要煮1個小時,你會發現,如果豬皮與水比例為1:3的話,水不夠用,小火熬到1小時,基本剩下的都是豬皮,水很少,做出的皮凍口感很硬。
所以,用普通鍋竈,豬皮與水比例最好1:4甚至1:5,小火慢煮,将豬皮與水的比例煮至1:2或者1:1,做出來的皮凍口感最好。
(上圖2)準備一塊紗布(有紗布包最好)放入蔥1段、姜2片、八角2顆、桂皮1段、花椒30粒左右;
(上圖3)将紗布系緊,做成調料包,放入鍋中,蓋上蓋子;
(上圖4)大火将水燒開,轉小火炖煮1小時以上,待到湯汁變色轉濃關火,放在鍋中自然冷卻;
肉皮煮好,千萬不要立即出鍋,否則,肉皮會變得很硬,和煮豬蹄是一個道理。
關火後,蓋蓋焖着,待到湯汁自然冷卻,再出鍋裝入模具,徹底放涼成凍。
第四步:
待到湯汁冷卻後,裝入模具,室溫自然凝結成凍,即可蘸料汁食用。
也可以待到湯汁自然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室,隔夜食用,但千萬别放冷凍室,凝結雖快,但肉皮會變得很硬,刀切時,皮凍破損了,肉皮都難以切斷。
您學會了嗎?
不斷更新,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