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及矽材料精細加工技術高級研修班将于2019年3月23-25日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召開!具體内容請關注微信公衆号“粉體技術網”,報名咨詢:18701083278。
在内蒙古達拉特旗八大孔兌流域的山川河道,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在尋寶——撿石頭。當地不少農民已悄然轉型,成為“尋寶專業戶”,他們的原石每噸2000元起價,有的賣到5000元,而這些“寶石”就是石英質玉。
在珠寶市場中,石英質玉是十分常見的玉石品種,不但數量多,更是充斥着各種的商業名稱。今天就讓我們來帶領大家認識石英質玉這個大家族。
石英質玉是指天然産出的、達到工藝要求的、以石英為主的顯晶質-隐晶質礦物集合體,可含有少量赤鐵礦、針鐵礦、雲母、高嶺石、蛋白石、有機質等。折射率1.53-1.55,密度2.53-2.72g/cm3(有時可低至2.48 g/cm3或高達2.95 g/cm3),摩氏硬度6-7(有時可低至5.5)。
按照礦物成分、結構和外觀特征,石英質玉分為3大類、7個品種。
▼石英質玉的分類
注:顯晶質:在10倍放大條件下可辨認出單個礦物晶體顆粒,絕大多數礦物顆粒粒徑大于20μm;
隐晶質:在10倍放大條件下無法辨認出單個礦物品體顆粒,絕大多數礦物顆粒粒徑小于20μm;
具有二氧化矽交代假象的隐晶質-顯晶質石英質玉統稱為“矽化玉”,包括木變石、矽化木、矽化珊瑚等品種。
▼石英質玉基本名稱與石英質玉商貿名稱對照表
注:石英質玉商貿名稱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列商貿名稱。
1、石英岩玉
透明-不透明、質地緻密的顯晶質石英集合休,通常石英顆粒大小為0.02-0.2mm,可含少量赤鐵礦、針鐵礦、雲母、高嶺石等。粒狀結構。常見顔色為黃色、紅色、白色、綠色、黑色等,抛光面常呈玻璃光澤,斷面常呈油脂光澤、蠟狀光澤。具有砂金效應的石英岩玉可稱為“東陵石”。
▲石英岩玉
▲東陵石
2、玉髓
透明-微透明、質地緻密細膩的隐晶質石英集合體,可含少量赤鐵礦、針鐵礦、鎳滑石、矽孔雀石等。纖維狀結構、粒狀結構。常見顔色為灰白色、黃色、紅色、綠色、藍色、紫色等。抛光面常呈玻璃光澤,斷面常呈油脂光澤、蠟狀光澤。
(1)綠玉髓一詞來自古希臘,意指“金黃色的綠石英”,是一種呈不同色調的綠色,微透明至半透明玉髓。其寶石學名稱為“澳玉”或“澳洲玉”。澳玉為一種含Ni的綠玉髓,因主産于澳大利亞而得名,中國又稱之為“英卡”石。
▲綠玉髓
(2)藍玉髓俗稱“台灣藍寶”, 顔色為藍色至藍綠色,顔色均勻,為Cu2 緻色,無瑕疵,不透明-微透明。
▲藍玉髓
(3)黃龍玉最初人稱黃蠟石。它有着田黃般的顔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鮮豔豐富。由于其産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龍玉。目前,從鑒賞角度可分為“原生黃龍玉”和“雕件黃龍玉”兩種。
▲黃龍玉
(4)台山玉産于廣東省台山市那琴村,是一種隐晶質的玉石,多呈黃或橙紅色,除了含有石英,還含有鐵礦、綠泥石、白雲母、絹雲母等礦物質。
▲台山玉
(5)金絲玉是産于中國古絲綢之路新疆的階地、戈壁灘、沙漠等地域的珍貴玉石品種,以黃,紅,白色為主,具有極大的升值潛力。“金絲玉”主要産于經過河流長距離搬運的次生礦床中。經雕刻後具有很高的觀賞、收藏價值,是我國獨有的品種,新疆“金絲玉”具備寶石共有的高貴品質。
▲金絲玉
3、瑪瑙
透明-不透明,具有同心層狀、環帶或條帶的隐晶質石英集合休,可含有少量赤鐵礦、針鐵礦、綠泥石、雲母等礦物。纖維狀結構、粒狀結構;有時可見品洞,帶間及晶洞中有時可見細粒石英晶體。常見顔色為紅色、黃色、灰色、白色、綠色等以及多種顔色組合,有時可見暈彩效應。抛光面常呈玻璃光澤,斷面常呈油脂光澤、蠟狀光澤。
(1)南紅瑪瑙是瑪瑙的一個種類,古稱”赤玉”,質地細膩油潤,是中國獨有的品種。由于産量稀少,老南紅瑪瑙價格急劇上升。南紅瑪瑙曾被古人用之入藥,養心養血,信仰佛教者認為他有特殊功效。現在的南紅瑪瑙已經和和田玉、翡翠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主要産地有雲南保山、四川涼山和甘肅的叠部。
▲南紅瑪瑙
(2)戰國紅瑪瑙指近年開采于遼甯北票和河北宣化等地,至2015年6月10日為止在寶石學上被定義為紅缟瑪瑙的一種。其與戰國時期出土文物的一些瑪瑙飾物同料,而此料先秦時期被稱為赤玉,目前此種瑪瑙被稱為戰國紅。
▲戰國紅瑪瑙
戰國紅,黃為尊,紅為貴,色多而不雜謂之君臣分明,此曰“君臣之綱”。缟玟幻化無常,水線穿梭其中,此曰“無常之道”。光華内斂,華而不張,乃瑪瑙中君子者也。
(3)阿拉善瑪瑙産自我國北疆沙漠腹地内蒙古阿拉善,表面多呈渾圓狀,有時會有風蝕後的凹坑,紅黃綠紫顔色各異。我國新疆也産出類似品種,市場上均被稱為“葡萄幹瑪瑙”。
▲阿拉善瑪瑙
(4)苔紋瑪瑙是一種具苔藓狀、樹枝狀圖形的含雜質瑪瑙,一般綠色苔紋狀物由綠泥石的細小鱗片聚集而成。黑色枝狀物由鐵、錳的氧化物聚集而成。
▲苔紋瑪瑙
4、碧石
微透明-不透明的隐品質石英集合體,可含有較多的赤鐵礦、綠鱗石、針鐵礦、粘上礦物等雜質礦物。粒狀結構。常見顔色為紅色、綠色、黃色、白色、紫色等,可呈單一顔色或多種顔色組合。常見油脂光澤、蠟狀光澤。
▲紅碧石
▲黃碧石
5、木變石
由二氧化矽交代石棉纖維而成的隐晶質一顯品質石英集合休,可含有少量鈉閃石、針鐵礦、赤鐵礦等。微透明-不透明。以纖維狀結構為主,有時可見粒狀結構。常見顔色為金黃、褐黃、灰藍、綠藍等,其中以金黃、褐黃等黃色調為主的木變石可稱為“虎睛石”,以灰藍、綠藍等藍色調為主的木變石可稱為“鷹睛石”。抛光面常呈絲絹光澤、玻璃光澤,斷面常呈蠟狀光澤口常見貓眼效應。
▲虎睛石
▲鷹睛石
6、矽化木
由二氧化矽交代樹木而成的隐晶質-顯晶質石英集合體,可含有少量蛋白石、有機質等。半透明-不透明。粒狀結構、纖維狀結構,可見木紋、樹皮、節瘤、蛀洞等特征。常見顔色為黃褐、棕紅、灰自、灰黑等。抛光面常呈玻璃光澤,斷面常呈蠟狀光澤,有時可見油脂光澤。
▲矽化木
7、矽化珊瑚
由二氧化矽交代珊瑚而成的隐晶質-顯晶質石英集合體,可含有少量蛋白石、方解石等礦物。半透明-不透明。粒狀結構、纖維狀結構,可見珊瑚的同心放射狀特征。常見顔色為黃白、灰白、黃褐、橙紅等。抛光面常呈玻璃光澤,斷面常呈蠟狀光澤。
▲矽化珊瑚
來源:粉體技術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