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2:58:20

我是小郁兒,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最新娛樂資訊。

01 李連傑的影帝之作

李連傑如今已經56歲,因為身體原因,漸漸淡出了影視圈,但每每說起他的傳奇故事,不免讓人覺得心潮滂湃,真不愧是“功夫皇帝”。

李連傑一生中拍了無數部電影,大多都是動作武打片,每一部都十分經典,《少林寺》、《黃飛鴻》、《精武英雄》、《海洋天堂》等等忍不住讓人看了又看。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1

能夠從一個普通工人家庭打到好萊塢,足以說明李連傑的實力非常強大,不過遺憾的是,李連傑雖然演過很多經典的電影,但獲獎的頻率幾乎是衆多影星當中最少的。

擅長演文藝片的梁朝偉,比他演過的電影要少很多,但拿到的獎項卻比他多,因為對于動作片實在太難拿影帝了。

不過李連傑也還是拿過影帝的,而且是憑借動作片拿到的金馬獎寶座。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2

2008年,李連傑憑借陳可辛執導的電影《投名狀》攬獲了五項大獎,大衆電影百花獎、台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等,好評如潮!

不過後來有人說,《投名狀》中劉德華的演技要比李連傑好,劉德華得獎才對,但看過這部電影的網友都知道,李連傑在劇中的演技堪稱炸裂!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3

網上還流傳李連傑拍這部片獲得了一個億的片酬,而劉德華與金城武才一千來萬,相差了十倍,那麼李連傑憑什麼拿這麼高的片酬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02 關于李連傑的《投名狀》

導演陳可辛在這部劇中可謂是下了血本,服裝、道具、取景、演員群衆等方面都做到了完美無缺。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4

影片更是動用了15名副導演,6架攝影機,場面無比宏大,甚至連兩個人談戀愛拍拖的鏡頭都得300人做背景。

也正是因為陳可辛的細心與敬業,所以才給觀衆帶來了一部震撼的視覺電影,成了中國電影中的經典。

可惜的是,該片最終的票房并不理想,可能是前期宣傳并沒做到位,内地票房不到2億,觀衆完全是憑李連傑、劉德華和金城武三大巨頭去看的。

如果該片放到現在上映,票房估計超過十億吧。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5

李連傑在《投名狀》中飾演龐青雲,龐青雲是一個充滿理想與鬥志的人,與二弟(劉德華飾)、三弟(金城武飾)結為兄弟,意成就一番偉業,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龐青雲與二弟決裂。

陳可辛力求這部劇一定要做到畫面真實,還要求程小東一個威亞都不要用,而李連傑也懂功夫,可以說這部劇完全就是為李連傑設計的。

李連傑在這部片中也颠覆了以往黃飛鴻的仁者形象,将一個狂野的“大哥大”角色演繹得淋漓盡緻。

飛舞的沙塵、蓬亂的頭發、真刀實槍、笨重的服飾、灰頭土臉的妝容,讓這部電影一緻獲得了好評,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6

《投名狀》刷了N遍,每次看感覺都不一樣,劉德華與金城武在劇中的表現也很出彩,但整體來說,李連傑的演技層次還是更高一些。

03 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卧虎藏龍》,可能早拿影帝了

據悉,在李連傑獲影帝之後,陳可辛導演稱若他早幾年出來拍文藝片,可能早就拿影帝了,何必等到《投名狀》。

李連傑在這之前有機會拿影帝嗎?是有的!

2000年,李連傑與利智剛結婚不久,為了請李連傑出山,導演李安曾親自登門拜訪李連傑主演《卧虎藏龍》中的李慕白這個角色。

但當時利智已經懷孕三個月,為了照顧妻子,李連傑想了一下還是放棄了這個角色,最後這部電影讓周潤發獲得了影帝。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7

李安是非常希望李連傑能演這部劇的,因為李連傑不僅知名度高,而且功夫動作也是一流,後來李安無奈之下才找到了周潤發。

憑借周潤發、章子怡、楊紫瓊與張震的演技,《卧虎藏龍》果不其然大爆。

周潤發也因此獲得了第二屆美國亞裔艾美獎影帝,該片最終也捧得了奧斯卡四項大獎,之後影壇掀起了新一波的武俠電影狂潮,影響程度非常大。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8

後來有網友評價稱,如果當年李連傑答應李安的邀請,或許拿獎的就是李連傑了,而且憑借李連傑出彩的武打動作,拿下影帝寶座當然也是沒問題的。

不過在觀衆心中,李連傑在武打動作領域早已經是影帝了,根本不需要用獎項來衡量。

他的電影過了幾十年後再看依舊是經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直被模範,卻從未被超越!不愧是傑哥!

李連傑最後的封神之作(李連傑當年若不拒絕這部戲)9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卧虎藏龍》中李慕白一角更适合李連傑還是周潤發呢?歡迎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