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真卿早期楷書精品,比《顔勤禮碑》如何?顔真卿早期楷書精品《王琳墓志》,2003秋出土于洛陽龍門鎮張溝村,此碑全稱《唐故趙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銘并序》,石灰岩質,縱90厘米、橫90.5 厘米,碑後寫有書寫年代為:“開元廿九年記”,開元29年即公元741年。
此碑曆代皆無記載和描述,此前學者一度以為1997年偃師出土的唐《郭虛已墓志》為顔真卿最早的作品,《郭虛已墓志》書寫于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50年,這樣看來顔真卿的《王琳墓志》比《郭虛已墓志》還要早上9年的時間,是顔真卿早期楷書精品,此時的顔真卿也隻有34歲。
此時顔真卿的作品,整體風格比較秀美,有隋朝楷書的遺風,風格更類似于隋朝的墓志和褚遂良,此時的顔真卿在楷書結構上已經成熟,結構可以說完美無瑕,和他後期的楷書,如《顔勤禮碑》、《多寶塔碑》在結構上并沒有高下之分,區别在于他們的風格不同。
《王琳墓志》整體風格比較秀美,筆畫非常瘦,整體上已經有顔體的風格趨向,但是還不明顯,相對于《顔勤禮碑》,筆畫上還沒有完全呈現出外拓的感覺,結構非常平正,中宮收緊,不像他後期的楷書那麼開張,秀氣而内斂。
總的來說,顔真卿的這幅作品更像一個小鮮肉,他後期的楷書如《多寶塔碑》更像一個青年,《顔勤禮碑》則更像一個帥大叔,而《麻姑仙壇記》給人的感覺像一個老者。展示了一個成熟的書法家的一生。其實,作為一個書法家就是這樣,随着年齡的不斷增長,書法風格也在不斷的變化,它能夠變成什麼樣子,和我們的經曆、讀過的書、見過的人和事直接相關。
最後他到底能夠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每一種行為都是為它最後的樣子添磚加瓦,無數的行為因素構成了它,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寫出什麼樣的作品,這也是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在強調,學習書法一定要學習古人的原因,因為隻有學習古人的字帖,你才會有這種感覺,學習現在人的作品,你最後的風格是可以一眼看到底的,這樣的道路很無趣。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一條什麼樣的路,喜歡的朋友收藏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