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工智能在營銷前的應用

人工智能在營銷前的應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2:00:32

兒童電話手表可社交、拍照、上網,在學生群體中十分流行。但一些不良内容僞裝成益智類遊戲APP、搜題軟件等,通過電話手表收集用戶信息、傳播低俗内容或誘導無良消費,對未成年人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兒童佩戴電話手表本是為了方便聯系,提供一定安全保障。但部分商家求利心切,為擴大銷量,盲目升級叠代,增加社交和娛樂功能,讓原本為消除安全隐患而生産的智能産品,變得隐患重重。此外,智能音箱、平闆電腦、早教故事機等兒童智能産品也存在類似情況,市場亂象需引起高度警惕。

兒童智能産品是一個大市場,科技進步促使新産品不斷湧現。對兒童智能産品既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放任自流,需多方共同發力治理亂象。

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規範企業商家行為。兒童智能産品的目标用戶是兒童,不能等同于一般電子産品,功能設置應從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出發,附加功能開發要适度,适合兒童健康心智,不能一味“做加法”。

人工智能在營銷前的應用(為沖銷量盲目叠代)1

治标更要治本。推動兒童智能産品相關行業規範發展,制定标準、建章立制是關鍵,安全監管也要跟上。有關部門應完善細化兒童智能産品法規标準,打“擦邊球”的經營行為不能遊離在監管之外,内容審查上要更加嚴格。7月份,中央網信辦等部門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項行動,強化對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闆電腦、早教故事機等智能設備信息内容監管;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兒童手表推薦性國家标準也将于今年11月開始實施。一系列舉措表明監管部門呵護未成年人的決心。

此外,還需加強關于兒童安全防範意識的教育,保障使用安全。購買兒童智能産品的家長,要對相關産品的APP進行查看與審核,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一旦發現可能存在風險,應及時取證并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維護自身權益。

兒童智能産品安全底線不能突破。各方要切實履行責任,規範兒童智能産品市場發展,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

作者:王琳

監制:代明

編輯:張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