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拍照搜題排名第一

拍照搜題排名第一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6-26 09:03:49

拍照搜題排名第一?來源:北京晚報“拍照搜題”屢禁不止坑學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拍照搜題排名第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拍照搜題排名第一(拍照搜題坑學生)1

拍照搜題排名第一

來源:北京晚報

“拍照搜題”屢禁不止坑學生

遇到難題怎麼辦?隻要“拍一拍”“搜一搜”,答案就能跳出來,甚至連解析過程都“貼心”附上……

“拍照搜題”手機應用自問世以來備受争議。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對于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手機應用暫時下線。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仍有多款“拍照搜題”應用可以正常使用。

現狀

平時作業很漂亮 一到考試就露餡

如果不是偶然撞見,徐丹至今恐怕都不知道,今年上初二的兒子早已是“拍照搜題”的老用戶。

“自從上了初中,他的作業我基本都輔導不了,再加上平時工作忙,就沒怎麼管,孩子也很少主動跟我交流。”徐丹原以為,兒子學得挺不錯,作業都能獨立完成。直到一天晚上,她意外得知背後另有隐情,“剛好看到他在用手機搜題,原來一直有‘外援’。他還說隻是不會的時候參考一下,好多同學都在用。”

對于兒子的辯解,徐丹難以接受,“這跟抄作業有什麼區别?簡直是‘作弊神器’。自己不動腦子,直接照搬答案,哪怕交了作業也是自欺欺人。”徐丹恍然明白,為什麼兒子總是看上去很努力,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說到底,還是知識沒有真正掌握。”

與徐丹家不同,“拍照搜題”在張敏家算不上“秘密”。“有時候孩子在家做題遇到困難,不太方便第一時間去問老師,我們就一起到上面搜解析,消化理解以後再結合相關知識點,找同類型的題練習鞏固一下。”在張敏看來,“拍照搜題”本身隻是工具,關鍵在于如何正确使用。

“我也下載使用過,主要是當題庫,在複習過程中給學生找一些相近的練習題,還是挺方便的。”對于“拍照搜題”,順義九中化學老師張士偉并不陌生,“學生在家做作業時,确實可能遇到不會做的題,希望能得到一些幫助。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類‘拍照搜題’的出現并不奇怪。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在提供方便的同時,‘拍照搜題’也容易助長學生的惰性。”

在日常教學中,張士偉覺察出濫用此類手機應用帶來的諸多問題。“有的學生平時交上來的作業都很漂亮,結果一考試就露餡兒了。特别是一些基礎偏弱的學生,往往利用這些‘拍照搜題’直接搜答案,對着解析内容照抄下來,導緻很多雷同作業的産生。”

張士偉談到,一些學生以為自己看了答案以後能理解就算學會了,但事實上,能看懂答案跟自己獨立做出來完全是兩碼事兒。“做題本身是思維模型内化的過程,每個人的思路其實是會有不同的,如果簡單把答案複制下來,就可能限制學生思維上的發展。作為一線教學的老師,我們通常不希望學生過度依賴這類手機應用。”

實測

部分軟件做出調整 “家長模式”易解鎖

事實上,“拍照搜題”存在的争議已引發各方關注。

12月13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對加強教育應用管理推動與“雙減”政策銜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提出,對于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作業手機應用暫時下線。整改到位并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方可恢複備案;未通過審核的,撤銷備案。

記者了解到,這并非“拍照搜題”第一次被點名。今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也明确要求,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

此後,部分“拍照搜題”軟件已經悄然轉型。“小猿搜題”更名為“小猿答疑”,在應用商店的介紹中,也将定位調整為“中小學家長功課輔導答疑利器”。

12月19日,記者下載安裝“小猿答疑”,發現使用時,頁面會彈出“青少年守護”,确認使用者是否已滿14周歲。如果未滿14周歲,則需要選擇“監護人已同意”,方可繼續使用。進入首頁,已無“拍照”或“搜題”等關鍵詞,取而代之的是“視頻答疑”。點擊後,用戶依然可以使用拍照搜題功能。隻不過,如果身份為“學生”,結果僅顯示視頻講解,且需要開通VIP會員方可完整觀看。而題目解析部分,則顯示“家長認證成功後可查看完整解析内容”。

經過實測,記者看到這樣的認證并不困難。隻要輸入任意一個成人的姓名和身份證号,便可以完成實名認證,開啟“家長&老師模式”,随意浏覽詳細的解析内容和答案。

記者又下載安裝“題拍拍”,發現同樣可以正常使用拍照搜題功能。如果未經家長實名認證,則顯示“禁止學生查看答案”。與“小猿答疑”類似,所謂的認證也僅需要提供家長的姓名和身份證号,并不需要進行人臉識别等,且隻要一次認證,之後查看答案解析便可暢行無阻。

在“作業幫”中,首頁的“搜索答疑”也依舊可用。記者發現,盡管在“學生模式”下,“搜索答疑”同樣不提供答案及解析,但如果選擇首頁的“作業批改”,這樣的限制卻可以輕松破解。哪怕是對着一張空白試卷,也可以逐一給出參考答案。

建議

整合高質量資源 錄制講解微視頻

“針對‘拍照搜題’的治理,此前已經提出要求,一些企業雖然做出調整,但措施并不到位,沒有真正起到作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談到,“我們要看到,拍照搜題隻是表象,背後反映出的教育問題需要從更深層次來解決。”

張士偉提出,濫用“拍照搜題”的問題根源在于容易影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違背教育教學規律。

“以理科學習為例,很多題目的解題過程可能比較長,本身就是希望學生在一步步探索中不斷突破,但對‘拍照搜題’産生依賴以後,隻要一卡殼,就去看答案,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知識點也就很難吃透。”張士偉在批改作業時發現,還有一些學生會使用超綱的方法來解題,而這明顯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拍照搜題’質量魚龍混雜,有的答案或解析内容并不是一線老師提供的,而是從網上征集來的。這些答案的提供者缺少教學經驗,也不了解教學大綱,使用的解題方法未必适合學生所在的學段,答案也可能不規範。我們知道,認知是有規律性的,不可能讓一個高一的學生去用大一的方法來解題,因為他的知識體系并沒有達到大一的層次,如果隻是機械照搬大一的零散知識點,對思維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張士偉也發現,盡管一些“拍照搜題”區分出學生模式和家長模式,但大多形同虛設,“簡單用堵的方法可能不現實,或許可以嘗試加以引導,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不讓學生簡單照抄答案。”

他談到,今後或許可以借鑒北京市即将向全市推廣的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由教育部門搭建平台,引入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整合調動高質量的教育資源,由真正持有教師資格證且具備一線教學經驗的老師來錄制微視頻,借助書寫闆等一步步推演講解,把其中的知識點和道理講明白,并且從技術上限制學生跳過視頻隻看結果,重在教過程,而非給答案。

“在講解完這道題以後,最好還能拓展出相近的題目,對知識點加以鞏固。”張士偉建議,将答題設計成闖關模式,讓學生在一級一級挑戰過程中賺積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漸進式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如果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将題庫不斷豐富,講解視頻不斷擴展,增加教育供給,促進教育公平。”

有針對性的在線輔導,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助力他們的成長和發展。

本報記者 宗媛媛 制圖 宋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