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6日)上午9時56分
武漢軌道交通5号線、6号線二期、
16号線(漢南線)工程
開通初期運營
武漢地鐵運營裡程達到435公裡
車站達282座
同時将實現軌道交通
在全市各區的全覆蓋
5号線
點擊查看大圖↓↓↓
5号線南起中醫藥大學,北至武漢站東廣場,南北向貫穿武昌全鎮,線路全長約35.1公裡,設站25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4座。
徐家棚站可換乘5、7、8号線。記者陶常甯 攝
全線按武漢站東廣場站至中醫藥大學站單一交路組織運營,高峰時段上線列車21列,最小行車間隔5.8分鐘。
5号線為武漢市首條全自動運行地鐵線路,全線列車從喚醒檢查、進入正線、結束運營返回段場休眠,全過程無需人工操作。
6号線二期
點擊查看大圖↓↓↓
6号線二期工程起于一期工程終點站金銀湖公園站,止于新城十一路站,線路全長7公裡,均為地下線,設站5座。
碼頭潭公園站為1号線和6号線二期的換乘站,是武漢地鐵的第6座“天上地下”換乘站。記者陶常甯 攝
6号線二期工程與一期工程貫通,按東風公司站至新城十一路站單一交路組織運營,全線高峰時段上線列車29列,最小行車間隔5.3分鐘。
16号線
點擊查看大圖↓↓↓
16号線起于周家河,沿線經過漢南紗帽大道、馬影河大道、漢洪高速東側、經開大道、沌口路,終點為國博中心南站,線路全長33.1公裡,設站12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5座。
國博中心南站16号線與6号線的換乘通道。記者陶常甯 攝
全線按周家河站至國博中心南站單一交路運營,行車間隔為8.7分鐘。開通初期運營期間,周家河站末班車22:00發出,前往國博中心南站;國博中心南站末班車22:30發出,前往周家河站。
同日
武漢軌道交通新港線一期
5号線二期、16号線二期
12号線連接線工程
軌道交通信息化雲平台項目
五大工程開工
總投資約170億元
新港線一期工程
點擊查看大圖↓↓↓
新港線一期工程,起于楊春湖片區北洋橋站,止于白玉山站,線路全長約10.9公裡,共設站5座,均為地下站。
該工程能夠提升軌道網的通達水平、東部地區軌道網的布設密度和武漢火車站的集散能力,支持城市近期重點建設區域發展,支撐“一主四副四群”市域空間格局規劃,有利于促進沿線地區發展,改善沿線環境質量。
5号線二期工程
點擊查看大圖↓↓↓
5号線二期工程,起于紅霞村站,止于5号線起點。線路長度約為2.63公裡,均為高架線路。
5号線二期工程與5号線工程一起,連接主城區與黃家湖大學城,構建主城與南部新城組群間軌道交通快速走廊,縮短南部新城與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實現“30分鐘到達中心區,60分鐘穿城”的功能。該工程還可以引導城市沿規劃的發展軸線向城市外圍擴展,可支撐黃家湖、青菱湖片區的城市空間發展。
16号線二期工程
點擊查看大圖↓↓↓
16号線二期工程,起于通航産業園區興城大道站,沿紗帽大道接入16号線周家河站(既有)。線路全長4.22公裡,設高架站2座。
該工程至通航産業園,強化了通航産業園與紗帽新城、軍山、沌口、中心城區的交通銜接,進一步加快園區發展。
12号線連接線工程,銜接12号線中一路站和陽邏線後湖大道站,建成後與陽邏線貫通運營。線路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後湖片區,沿後湖大道敷設,線路起自12号線中一路站,止于陽邏線後湖大道站,全長3.12公裡,全地下線,設站2座。
該工程将使12号線、8号線與陽邏線進行換乘,主要功能是實現陽邏線與市區線路的多點換乘,形成“環網放射”軌道架構,串聯後湖、塔子湖等組團,增加漢口北部區域軌道覆蓋密度,緩解沿線交通壓力,進一步加強陽邏和漢口地區的交通銜接。
武漢軌道交通信息化雲平台工程
武漢軌道交通信息化雲平台工程,是全國示範工程,為地鐵行業首創,能夠實現全線網的集中指揮、全面管理,加強數字賦能,打造“整體智能、高效運行”的智慧地鐵,為完善城市數字治理體系提供重要支點。
武漢軌道交通信息化雲平台具備接入32條線的能力,未來将實現線網一雲統管。将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信息化建設,探索提升我國城軌網絡信息化建設水平和規範驗證同步推進的新模式。
據了解,五大工程開工後,武漢在建軌道交通線路達13條、總裡程229公裡,在建車站116座。五大工程的集中開工,是武漢地鐵錨定高質量發展,全面開啟“十四五”建設大幕的重要舉措,為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武漢貢獻地鐵力量。
在此送上武漢地鐵最新版線網圖
記得收藏保存哦~
(點擊查看大圖)
新地鐵可以坐啦~
快快轉發給家人朋友
長江日報出品 采寫:記者陶常甯 通訊員王桂蘋 劉丹丹
來源: 長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