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貴州喀斯特

貴州喀斯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3 04:14:25

漓江自北向南,一路旖旎。在澄澈的江水兩岸,石峰峭豎,碧嶺森羅,古人有“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之歎。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1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2

這是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産地的一部分,喀斯特分布面積達2665平方公裡,整個桂林喀斯特地區峰叢疊出,峰林離立;兼有羅布的溶洞和蜿蜒的地下河,所謂“桂林山水甲天下”,着實名不虛傳。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3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4

在距今3億多年前(泥盆紀-石炭紀),如今的桂林所在之處是浩浩汪洋,随着多次構造運動,滄海桑田,淺海沉積的碳酸鹽岩地層上升為陸地,同時裂隙和節理開始發育[1]。桂林喀斯特區出露的地層多為碳酸鹽岩地層[2],厚達2500~3000m,這些古老而堅硬的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質基礎,岩石緻密堅硬、抗壓強度大的特性保證了地貌形态的穩定。使那些連綿數百公裡的石峰,或呈錐狀、塔狀,或呈劍狀、柱狀,得以氣勢雄偉地峙立在大地上。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5

而喀斯特地貌又稱岩溶地貌,是碳酸鹽岩分布地區特有的地貌現象。顧名思義,在這種地貌的形成中,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溶性岩石(主要為石灰岩、白雲岩)被具有溶蝕力的水改造,岩石中的碳酸鹽與水中的二氧化碳與發生化學反應,溶解于水中,被流水攜帶流走[3]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6

水順着岩隙和斷裂深入岩層,不斷溶蝕,年深日久,喀斯特地貌就此成型,無論是地上的峰林、石林,還是深藏地下的溶洞、地下河,都是喀斯特地貌的一部分。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7

峰叢-峰林形成機制示意圖[4]

桂林地區喀斯特強烈發育,峰叢和峰林地貌景觀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盛名。

碳酸鹽岩地層被溶蝕後,形成基座相連、高低不一的溶蝕山峰,便是峰叢。這裡的峰叢多在漓江峽谷兩岸,1000餘座石峰分峙疊出,如利刃直立,氣勢恢宏。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8

當水的溶蝕作用進一步發展,将峰叢間的基座切開後,這些石灰岩山峰之間沒了連接,或分散或成群地自平地崛然而起,石山遙列,遠望成林,便是峰林地貌。桂林地區的峰林多分布在陽朔西北的葡萄鄉,近百座山峰如玉筍瑤簪,奇峰翠巒綿亘競秀,美如磅礴的山水畫卷。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9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10

【葡萄峰林 鯉魚追日】

發表于2018年7月23日《桂林日報》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11

與此同時,水流順岩層的節理和裂隙,深入地下,通過溶蝕作用形成沉靜而幽深的地下喀斯特景觀。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12

溶洞、地下河示意圖

溶洞是喀斯特地區常見的地貌,是地下水沿着岩石的層面、節理或斷層溶蝕而成的地下空間。所謂“無山不洞”,桂林喀斯特區的大小石峰中發育有上千個中小型的溶洞[5]

溶洞之中别有天地,在這裡,水中溶解的碳酸鈣重新沉積,一點一滴積累。自溶洞底部向上生長的是石筍;自洞頂向下伸長的是石鐘乳;又有水自洞穴壁的裂隙中滲流,生長為珠簾一般的石幔。溶洞之中光怪陸離,是自然鬼斧神工的絕妙盛景。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13

溶洞中的石幔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14

溶洞中的石鐘乳

地下暗河蜿蜒曲折,“洞府深深映水開”,乘船穿行遊覽于其中,不免會震撼于自然的深邃和壯麗。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15

蘆笛岩洞地下河

貴州喀斯特(桂林喀斯特)16

桂林冠岩地下河

喀斯特地貌是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是至柔之水和至剛之岩石在時間洪流中塑造出的奇峻壯闊的美景。而桂林地區發育完美的峰林和峰叢、星羅棋布的溶洞和蜿蜒的暗河,無不是喀斯特地貌的典範。

參考文獻

1. 陳治平, and 劉金榮. "桂林盆地岩溶發育史的探讨." 地理學報 47.4 (1980): 338-347.

2. 龔克. 桂林喀斯特區生态旅遊資源評價與開發戰略管理研究 [D]. Diss.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2012.

3. 楊景春, and 李有利. 地貌學原理. Bei jing da xue chu ban she, 2012.

4. 朱學穩. 桂林岩溶地貌與洞穴研究. Vol. 5. 地質出版社, 1988.

5. 韋躍龍, et al. "廣西岩溶景觀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 廣西科學 25.5 (2018): 465-504.

美編:張 嶽

校對:覃華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