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琵琶湖?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遠浦歸帆,漁舟唱晚……洞庭湖畔成千上萬人世代捕魚為業記者近期環湖采訪看到,随着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十年禁漁”,漁民們上繳漁船、網具轉産轉業,很多人從捕魚改成養魚、賣魚、護漁……雖依舊“靠水吃水”,但“吃法”變了、“飯碗”換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洞庭湖琵琶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遠浦歸帆,漁舟唱晚……洞庭湖畔成千上萬人世代捕魚為業。記者近期環湖采訪看到,随着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十年禁漁”,漁民們上繳漁船、網具轉産轉業,很多人從捕魚改成養魚、賣魚、護漁……雖依舊“靠水吃水”,但“吃法”變了、“飯碗”換了。
在西洞庭湖區深處湖南省漢壽縣坡頭鎮的“漁民新村”,退捕漁民童中保白牆青瓦的幾間平房,掩映在綠樹叢中。
“我爺爺、爸爸都以捕魚為生。我15歲初中沒畢業就棄學上船捕魚。洞庭湖哪裡魚多、哪裡魚好,我差不多都知道。”38歲的童中保離異後獨自操持自己、老母親和女兒的生計,負擔不輕。
童中保上小學的女兒腳穿一雙黃色魚形拖鞋,腳後跟還有翹起的魚尾,很可愛。“我選擇了留在家鄉養魚,去年養小龍蝦,今年育魚苗。”童中保說,“我喜歡魚,女兒也很喜歡魚。相信隻要勤勞肯學,養魚不是難事。”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處處長王元寶說,今年上半年湖南省組織了345期轉産轉業漁民就業技能培訓班,促成1031人從“捕魚專家”變成“養魚能手”。不斷發展的湖南養殖水産業,不僅安置了一些退捕漁民,還抵消了禁漁對“菜籃子”的沖擊。今年上半年湖南省水産品總産量約為129.6萬噸,同比增長2.4%。
在洞庭湖區,賣魚是轉産轉業漁民的另一大去向。
在湖南省沅江市内,退捕漁民張且民的“新時空漁民生鮮超市”生意不錯。“我們一家10口人去年9月底上繳4條船後搬到了這裡。”張且民說,“鮮魚、魚幹、臘魚是我家特色。我們常年捕魚,一看就知道什麼樣的魚好吃。”
嶽陽市君山區六門閘數十戶漁民辦起了風幹魚協會,大力發展線上銷售,六門閘肉質鮮嫩、口感勁道的風幹魚年銷售量近千噸。41歲的劉曉雲,還成了“網紅主播”——“胖姐”。
在沅江市,“小彭之家魚館”賓客如雲。店堂中心有個木制漁船模型,上放一塊木牌刻着“豐收号”三字。“這是我家漁船名牌,放這留作紀念。”店主彭正軍說,“我們‘水上人家’做魚,是特殊環境中煉成的一門手藝,這算是我們轉産轉業的一個優勢。食材不在于是不是野生,我妻子掌勺,沒有什麼五花八門的調料,主要靠油、鹽和一把辣椒,味道非常好。”
數據顯示,在湖南省16595名實現再就業的長江退捕漁民中,在農業、漁業以外領域就業的有13436人。他們中很多人像彭正軍一樣,上岸後繼續發揮“知魚”“懂水”的優勢。
相關研究顯示,在實施“長江禁漁”前,青、草、鲢、鳙四大家魚資源量已大幅萎縮,水環境質量也有惡化。而随着當下長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政策說透長遠利益,民間想清發展道理,很多湖區“水上人家”養魚、賣魚,還投身“護漁”“淨水”開啟新生活。
“沒想到我的水草,種到了韶山沖的水塘。”5月23日上午,第一次來韶山的益陽大通湖區河壩鎮沙堡洲村村民張偉,又激動又開心。
張偉是地地道道的漁民。前兩年,大通湖區積極發展種植用于淨化湖泊水環境的水草。目前,當地種植了3000畝水草,不僅滿足了大通湖區12.4萬畝大湖水質淨化的水草需求,還能銷往全國各地,今年産值估計能超1000萬元。張偉等人的“草塘”,畝均年效益能達到8000元左右。
嶽陽市君山區退捕漁民胡存庫和妻子,一起加入了東洞庭湖生态保護協會護漁行列,協助阻止和打擊非法捕撈。“我對洞庭湖太熟悉了,偷捕的人逃不開我的眼睛。”
“我兒子去年大學畢業後已經參軍入伍,他們這一輩人上岸後,未來的命運會跟我們大不一樣。”胡存庫說,“我們要竭盡所能經營好家庭和新職業,争取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魚肥水美的洞庭湖。”
(新華社長沙8月11日電記者蘇曉洲、史衛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