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4:10:42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内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内人,人與桃花隔不遠;東風有意揭簾栊,花欲窺人簾不卷。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消息風吹透。”清朝曹雪芹《紅柳夢》《桃花行》節錄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賞讀紅樓夢桃花行)1

初衣解詩:說實話,這首詩是否是曹雪芹的原作,至今也沒有定論。因為在紅樓夢的開篇,就寫了作者是為閨閣中人立傳,不願意使他平生所見的閨閣女子,”一并使其泯滅也”,其中“有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或小善微才”,“也有幾首歪詩熟話,可以噴飯供酒”。這也說明了在曹雪芹或者作者寫下紅樓夢這本書時,畢竟是參考了身邊幾個女子的詩作和行止的。

尤其是這樣一首《桃花行》,主觀的色彩,和小生活情趣分外的逼真和濃烈,至少初衣認為,這首詩泰半自于女子之手。

自古寫桃花的詩句很多。最有名的當屬唐朝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今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為什麼這首詩會流傳?因為在之前所有寫桃花的詩,都是遠距離,朦胧的,沒有像這樣近距離地用桃花人面這樣的攝影畫畫手法來寫。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賞讀紅樓夢桃花行)2

比如詩經裡的桃之夭夭,雖然寫了桃花的豔麗,寫到了桃花樹下,女孩子們的出嫁遠行,但那隻是遠鏡頭。

就算是唐宋以降,雖然多用桃花人面這樣的典,但是細緻的描寫桃花與人的情感關系,多半是男性的俯瞰與距離。哪怕是明朝的唐寅,在描寫桃花的時候,仍舊是一種男性的眼光和視野。“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所以說紅樓夢這首《桃花行》,雖然不能斷定必是閨閣手筆,但它的視野低平,出神入化,是寫的桃花與青春女孩的細緻聯系。這是在中國的詩文中間所從來沒有的。而且精緻到如同工筆。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賞讀紅樓夢桃花行)3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内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内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2月的春風吹到了閨閣庭院,古代貴族女子的生活,反而比平民更加有局限性。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是家庭環境好的,會有小小的庭院和繡樓圈養女孩。張愛玲寫到自己的一個祖姨母,除了出嫁的時候遠行,她的一生都圈囿在家裡。而她的祖母更是可憐,因為從小纏腳,走路都不方便。一生最大的快樂,是在春天桃花開的時候,扶着傭人的肩膀,去庭院裡,看一眼桃花。

而這首以林黛玉為名留在《紅樓夢》作品裡的桃花詩,則寫下了閨閣中幽閉而深邃的情懷。作為貴族的女子,有限的自由,不過是在庭院裡看桃花。而寂寞與單調的生活,更加在意小格局裡物質之間的聯系,以及精神的升華。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賞讀紅樓夢桃花行)4

“簾外桃花簾内人,人與桃花隔不遠。“在小格局裡,打通了人與景物的關系。人和桃花是平等的,這樣的關系,純真純粹,但也同時顯示了作者用的不是男性的視角。

“桃花簾外開依舊,簾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消息風吹透。”這是典型的閨中的春怨。也就是大好的青春,女孩子必須鎖在庭院裡。對于許多平民女子來講,春天出去踏青,結伴遊玩,在明清兩代也不是特别稀罕的事情。但是貴族的女子因為身份的限制,她們是沒有這種可能的。書中描寫的林黛玉,因為回到了姑蘇兩趟,因事而遊,反而領略了戶外的山水。

但是對于迎春探春惜春,甚至元春而言,它們的婚前的十幾年的歲月,是很難有這種戶外的遊覽的。從娘家到夫家,不過是從一個牢籠轉到另外一個牢籠。對于林黛玉來講,賈府也不過是個籠子。她的快樂是在這個籠子裡找到了知心的伴侶,她的不快樂也來源于此,因為書中設定的愛人永不可能娶她。

她就像一樹被移栽在賈府裡的桃花,等待她的是未知的命運。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賞讀紅樓夢桃花行)5

那麼這首詩的後半截,寫得特别的凄涼,就是桃花在盛開的時候,想到了它的凋零。這樣的身世之感,隻有許多被圈囿的女子能夠共鳴。因為無論花開花謝,良伴無多,青春流逝,無所承托。

這首詩的美,有人說是寫出了那種少女的凄涼之感。但是初衣說這首詩寫得美,恰恰是它的開頭,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近距離的人與桃花的互動。這叫以男性為主導的中國古典詩詞中是一種特殊的另類,有一種特殊的平等的美。

當然這種美在現在已經很家常,比如精緻到個人的一些景色寫真,以女性為第一視角的小說詩歌散文。但是從古典詩詞來看,這首《桃花行》,是将花和人推到了另一個深度。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賞讀紅樓夢桃花行)6

我甯可相信這是一個女性的手筆,在禁锢的清朝,用這樣一種方式流傳,傳承了中國的古典美,又升華了它。

有人說《紅樓夢》是中國最後的一本古典詩。顯然這首《桃花行》,拉高了整個《紅樓夢》在古典詩詞的地位。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