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拼音: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釋義:比喻無端受牽連而遭禍害。
出處:北齊·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南北朝時,北方的東魏有一員大将,叫侯景,坐鎮河南,擁有十萬軍隊。因為與大丞相高歡之子高澄不和,在東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背叛東魏,投降西魏。高澄派韓軌讨伐侯景,侯景擔心與西魏的聯系被切斷,又投降南方的梁朝。
梁朝許多大臣認為侯景反複無常,不能接受他的投降,損害和東魏的友好關系;但是八十四歲的梁武帝卻相信這是統一國家的預兆,接受侯景投降,封他為河南王。
那麼,為什麼城門失火,會殃及池魚呢?說起這則成語的來曆,在後人的記載中,經常講到這樣兩個故事。
兩個故事的起因都是“城門失火”。
第一個故事中,池魚指的就是池塘裡的魚。話說,有一次宋國國都的城門忽然失火,人們在附近的魚池裡打水救火,一池水全打幹了,池裡的魚也就遭了殃。
另一個故事中,池魚是一個人的名字。說是從前有個姓池名仲魚的人,也稱池魚,家住城門近旁。有一次城門不慎失火,池魚的家也被燒,池魚竟被燒死。“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是說池魚因城門失火而無辜受害。
但是,在有些史料記載中,“殃及池魚”的并不是城頭之火。
西漢劉安所編的《淮南子·說山訓》載:“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而池魚為之殚。”而裡面提到的是“楚國亡猿”和“宋君亡珠”的故事,都與城門之火無關。
因此,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對應的一個說法為,“宋君亡珠,殃及池魚”。
“宋君亡珠,殃及池魚”的故事記錄在先秦時成書的《呂氏春秋·必己》中。
春秋時,宋國的司馬(掌管軍事的官)桓魋(tui)得了一顆無價寶珠。宋國的國君想奪取寶珠,便給他加了個私藏國寶的罪名,把他驅逐出境。可是恒魋始終不肯交出寶珠。宋君派人去抄家,也沒有結果,就逼問他到底把寶珠藏在什麼地方,桓魋說已經扔到魚池裡了。于是宋君下令:汲幹魚池的水,細細尋找。結果寶珠沒有找到,一池子的魚卻遭到了意外的災殃。
而“楚國亡猿”的故事的确與火有關。
楚王養了一隻心愛的猿猴,某日猿猴從宮裡逃走了。聽說猿猴逃進一片樹林,楚王立即派人去追尋,但樹林太大太深,不易尋找,楚王竟下令放火,把整個樹林燒光。
無論“殃及池魚“的是城門之火,還是宋君圖謀的寶珠,兩種說法都是形容本身無辜,卻因牽連而受害。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向我們闡述了一個道理,即存在某種内在聯系的事務,也必然因為這種聯系而相互影響。所以,不論個人還是社會單位,對待消防安全工作,必須有風險意識和全局觀念,避免隐患誘發火災,殃及自身,危害社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