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于音樂劇的理解

對于音樂劇的理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8 12:22: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對于音樂劇的理解(音樂劇應如何聯通觀衆)1

音樂劇綜藝節目《愛樂之都》中的《蝶》片段 出品方供圖

東方衛視打造的全國首檔音樂劇綜藝節目《愛樂之都》,7月15日迎來總決賽。該節目在帶給觀衆豐富審美體驗的同時,也積累了諸多創作經驗與啟示。

音樂劇在中國曆經20年左右的發展,始終定位于小衆藝術。可以說,《愛樂之都》以綜藝節目的形式架起了一座突破小衆、聯通大衆的藝術橋梁,觀衆在節目中沉浸于音樂劇将歌、舞、劇結合的魅力,陶醉于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伊麗莎白》《蝴蝶夢》等的華彩片段,欣賞了演員們聲、台、形、表的綜合表現。在搬演還原歐美經典作品的基礎上,觀衆更欣喜地看到了本土化、原創性的音樂劇作品《蝶》《爺們兒》,還有改編于影視劇集的同名音樂劇《在遠方》《隐秘的角落》《僞裝者》等。

作為綜藝節目,《愛樂之都》不可能具有劇場音樂劇的完整表現,10分鐘左右的表演片段能夠吸引并打動觀衆,除了綜藝節目出色的視聽渲染手段與演員的舞台表現力,還借助了音樂劇母本的“前史”傳播與廣泛影響。如原創音樂劇《蝶》《斷橋》等多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将西洋音樂劇舞台形式、藝術手段與本土表現内容相融合,着力探讨現代人對愛與美的追求以及人性的沖突較量,極大拓展了舞台藝術的想象與表現空間。如《蝶》以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為基礎,唱詞優美,《新娘》一段中,梁山伯以詩句喚醒祝英台内心的渴望,飽含濃濃詩情愛意,非常動人。

欣賞節目中改編自影視劇的片段時,觀衆事實上已經“知情”,或多或少積累了關于作品内容和精神内涵的審美心理基礎。無論是《在遠方》中快遞小哥盡管心酸苦惱卻仍執着奮鬥的積極向上,還是《隐秘的角落》裡周春紅與王瑤“同樣是母親”的心靈傾訴與恩怨撕扯,抑或《僞裝者》中明樓明誠兄弟舍生忘死的諜戰搏殺,音樂劇通過演唱、獨白、形體表演對戲劇情境氛圍、人物精神世界的表現,都深化了影視劇母本,充分展示了音樂劇的魅力,有力地開拓了音樂劇的想象空間。

如果說演員們對歐美經典作品的高水準還原讓音樂劇這一西洋演劇形式完成了本土化表演的實踐創造,那麼原創、改編創作的音樂劇就是讓這一舶來品在中國紮下根來的地氣活水,也是赢得中國觀衆審美共情的文化與現實基礎。畢竟,任何表演形式最終依托的内容根基應該是我們自己的故事,恰如觀衆在看《僞裝者》片段時所說:“這些作品比外國音樂劇更能引起我們的共情。”我們有理由相信,本土化、原創性的音樂劇發展方向,決定了音樂劇不僅可以通向大衆,而且能夠豐富并提升大衆的審美體驗。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