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辦事經過幼兒園,就難得性地接了一回孩子。我驚訝地發現:孩子班上竟然有3個孩子,戴上了近視眼鏡。
之前留意過,老師發到班級群中的活動視頻裡,幼兒園中班時,就有2個孩子戴上了眼鏡。這剛進大班,就又多了個孩子戴眼鏡。
這些5、6歲的孩子,戴眼鏡的比例,竟已高達10%啦!
保護幼兒視力,刻不容緩!
在我們讀書的年代,可能從初中開始(13歲),會有幾個同學陸續開始戴上眼鏡。高中階段,差不多一半同學都戴上了眼鏡。
而現在,幼兒園中班開始(4歲),班上會出現第一個戴眼鏡的孩子。幼兒園畢業時,班上零星有幾個孩子戴上了眼鏡。小學階段,戴眼鏡就像一種傳染病一樣,在每個班級蔓延開來!
不得不說,現在平闆、電腦、電視的普及,孩子更早、更長時間地接觸這些電子産品,線上課程的開展,讓孩子的視力問題在向前延。
因此,家長要從孩子幼兒階段開始,就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視力情況!
那幼兒的視力判斷标準,與成年人一樣嗎?
我家5歲雙胞胎,視力一個雙眼0.8;一個雙眼隻有0.6,醫生說0.6低了,那究竟标準是什麼呢?
幼兒視力标準,與成人不一樣。爸爸媽媽在判斷孩子視力是否正常時,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因素。正常情況下,可以如上圖簡單記憶為:正常視力标準,大約為年齡乘以0.2。
2-3歲兒童,視力标準為0.4(所以孩子剛出生前3年,隻能看到近處的物體);
3-4歲兒童,視力标準為0.5-0.7;
4-5歲兒童,視力标準為0.8-1.0(所以醫生會提醒我家有個孩子0.6的視力偏低了);
6歲及以上兒童,視力标準為1.0(6歲以上兒童,視力基本與成人差不多了)。
如果孩子驗光結果,低于這個标準,建議到專業醫院進行檢查。
同時,兒童視力測試的表格,也不一樣,會用如下的卡通圖,讓孩子更容易識别。
我們了解了标準,那孩子是否有眼睛問題,還是有迹可循的。
2孩子的眼睛問題,有症兆可查下圖來源于衛JIAN委于2020年發布的《幼兒園防控近視手冊》,提醒家長朋友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如下表現,就需要警惕了,這些都是近視常見的早期症狀。
這時候,家長最好帶孩子去眼科做做檢查。
我們看看這些症兆,其實平時多留意孩子,還是很好發覺的。
(1)畫畫、看書時,眼睛貼得很近;
(2)抱怨屋子裡光線太暗;
(3)看遠處時經常眯眼;
(4)頻繁眨眼睛;
(5)經常歪着頭看物體;
(6)斜着眼睛看東西;
(7)經常皺眉。
6歲前,孩子的眼睛還在發育期,及時注意調整,一切可能還來得及!我們需要注意保護孩子眼睛的“遠視儲備”。
3什麼是眼睛的“遠視儲備”?《幼兒園防控近視手冊》中提到:
新生兒的眼球很小,眼軸長度并沒達到成人的水平。此時新生兒的雙眼處于遠視狀态,這是生理性遠視,也稱之為“遠視儲備”。
之後随着生長發育,眼睛的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向于“正視”。
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的改變,青少年兒童用眼時間單次、累計都大大加長了。這直接導緻了孩子“遠視儲備”的過早消耗,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近視”。
看理論感覺還是有些繞,我們看到三個概念:“遠視儲備”、“正視”、“近視”。
我們隻要明白一點:“遠視儲備”是對抗發展為“近視”的緩沖區,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遠視儲備”。
4怎樣保護孩子的遠視儲備?第一,保障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近視防控措施。
而與戶外活動相比,室内活動并不能明顯起到預防兒童近視的效果,所以家長朋友們,周末别窩在家裡了,多帶孩子去曬曬太陽、打打球、玩一場捉迷藏吧!
上學期雙胞胎體檢,有一個孩子視力低于年齡标準,我開始警惕了,從暑假開始了一系列戶外運動,盡量保證每天堅持下來。
哪怕暑假37度的高溫,我也沒讓孩子停過。
上午7點起床,早飯完畢,騎單車半個小時。暑假10來天,兩個孩子都學會了獨自騎雙輪單車。
回家休息一會,再去跳繩。跳繩我也是用得“135”這套科學方法:跳1分鐘,休息30秒,跳5組。
每周再帶孩子到體育館上1-2節戶外體能課,每次課時1個半小時。
現在孩子開學了,我也讓孩子每天回家,先騎車、跳繩,在室外玩一小時再回家。
可能有家長要說,這才1小時呀!
别急。
孩子去幼兒園,可能是家長騎電動車或者開車送去的。如果步行路程在半小時以内的,我們可以調整為帶孩子步行上學、放學。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還可以防止近視。
孩子在幼兒園,也有戶外活動時間,這樣加起來,一天2個小時,還是能滿足的!
第二,注意用眼衛生,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
3-6歲的孩子,不少開始學樂器,學畫畫、學寫字,或者開始上網課。線下的思維等課程的練習,也是用電腦演示的。
孩子眼睛長時間盯着樂譜或屏幕,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勞。長此以往,遠視儲備量就會下降,大大增加了近視發生的危險。
建議孩子近距離用眼30-40分鐘後,家長讓孩子閉眼休息或遠眺看看綠色植物。
孩子小,用眼姿勢和習慣還是需要家長及時糾正。
做到“三個一”:眼睛距書本一尺,胸部距桌緣一拳,手指距筆尖一寸。
第三,盡量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
法國有個“3、6、9、12”的規則:
3歲前不用電子産品;
6歲前不使用電子遊戲機;
9歲前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
12歲前盡量不讓孩子單獨浏覽網頁。
可能有家長要說,現在不學會用電子産品,不就落後了。
其實電子産品是輔助的一種知識傳達媒介,孩子6歲前基本沒太多知識儲備量,獨自運用電子産品,不過是戳戳屏幕、按按按鈕,很容易學會的。
當知識儲備到了一定程度,自控能力加強了,學習使用電子産品是非常容易的。
M國兒科學會對孩子看電視,也有不同年齡的建議:
2歲以下孩子建議完全不看;
3-5歲建議每天觀看電視時間不超過1小時,每次不超過15分鐘。同時建議家長篩選節目,并陪伴孩子觀看。
而3D電影,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看呢?
M國視光學協會也給出了答案。3歲的孩子雙眼立體視覺已經發育完善,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欣賞3D影像了。
普通電影建議參考兒童看電視的年齡(2歲以上)。
其實我家也選擇了一些線上課,但我在孩子3歲半以後選擇的15分鐘一次的錄播課,就把線上課當動畫片看,當天不會再看電視看動畫片。
孩子5歲時,看到一家不錯的機器人網課,有時候搭建積木,總共需要1個多小時。我就在上課時定好25分鐘鬧鐘,到點就讓孩子休息會眼睛,然後15分鐘後再開始;或者積木擺着不動,第二天再接着上次課繼續拼搭。
所以方法總會有的,家長們可以運用你們的智慧哦!
5還有哪些保護視力的好辦法?第一,每天睡夠10個小時。
《幼兒園防控近視手冊》也揭示了一組研究數據,發現睡眠質量與近視有很大的聯系。
研究者通過問卷調查評定:中學生近1個月的睡眠質量,發現近視組學生的睡眠質量,明顯低于非近視組。
正常的晝夜節律,對人類眼睛的發育還是有着重要影響的,睡眠紊亂可能會幹擾、中斷控制眼球正視化過程的調節機制(“正視”解釋見第3點:“遠視儲備”、“正視”、“近視”),最終造成屈光不正。
幼兒園3-6歲,睡夠10小時,應該還是很好實現的。
第二,多吃粗糧和蔬菜、水果,做到營養均衡。
适當攝入魚類、奶制品、蛋、蝦、豆制品等高鈣食物,以及芝麻、糯米等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益于視力健康。
第三,其他保護視力方面的細節。
給孩子選用合适的台燈,不要在強光或弱光下閱讀。
不在走路、吃飯、卧床時、晃動的車廂内閱讀。
每6-12個月,給孩子做一次眼部檢查。
如果發現孩子有眯眼看東西等等近視症兆,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遵從醫生建議進行科學的近視幹預和矯正。
希望每個家長,從此刻起,與孩子一道防控近視!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