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1:49:44

文·段宏剛

“三綱五常”是封建禮教文化裡最基本的道德準則,“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通常是指仁、義、禮、智、信。

古代任何人不得無視“三綱五常”,否則,就會被他人貼上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标簽,在社會乃至曆史上的聲譽就會變得一片狼藉。

古代帝王自稱“天子”,恰好證明了他們居于所有綱領中的金字塔尖的位置,下層的文武百官必須仰望他,對他唯命是從。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辛棄疾破陣子慷慨悲壯)1

封建王朝的文武百官,都以做一名為國為民的忠臣當作自己最高的人生信條,隻有如此,他們才能留下美名,被千秋萬代的人景仰。曆史上,姜子牙、諸葛亮、郭子儀、辛棄疾等人,都是名垂千古的忠臣良将。

諸葛亮當年決定北伐時,以一篇情真意切的《出師表》表明了自己的決心,然而,人們對這篇文章的評價并不都是正面的。

陝西師範大學曆史系有一位名叫胡覺照的教授,他對《出師表》的看法跟大多數人不同。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辛棄疾破陣子慷慨悲壯)2

胡教授認為:面對劉備王室,諸葛亮忠的愚忠思想和行為表現得太多,劉禅本來就是“扶不起的阿鬥”,在愚忠思想的影響下,諸葛亮一意孤行,竭盡所能地輔佐劉禅,他甚至無原則地溺愛劉禅,事事親力親為,讓劉禅變得越來越膽小怕事,最終變成廢人。

繼而,胡教授得出了這樣的觀點:諸葛亮如果在當年能把劉禅取而代之,三國的曆史極有可能改寫。

胡教授進一步指出:《出師表》因為表達的是愚忠觀念和迂腐思想,很難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因此,應該把《出師表》從課本裡删除。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辛棄疾破陣子慷慨悲壯)3

此觀點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讨論,但是,人教社并沒對此事作出回應,最終,這件事慢慢冷卻下來。

也許是受胡教授的啟發,近些年,不乏有一些人對經典著作指手畫腳,這些經典著作裡就有南宋大詞人辛棄疾(1140年——1207年)的名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不過,這次挑刺的不是公知,而是學生家長。一些家長認為,這首詞的愚忠觀念也很明顯,有誤人子弟之嫌,也應該踢出課本。

《破陣子》是一首慷慨悲壯的“豪放詞”,字裡行間流露出熾熱飽滿的豪情,以及壯志未酬的無奈。全詞如下: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辛棄疾破陣子慷慨悲壯)4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可以說,《破陣子》是豪放詞裡的最有代表性的篇章之一,知名度非常高,被人們代代相傳,是當今中學生必須會背誦的篇章。曆史上,《破陣子》不光被曆朝曆代的文人所熟知,連那些倥偬一生的将士也能背誦,它給許多人提升了士氣,讓人們具有了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破陣子》寫于1189年春,詞的意境跟春意盎然合而為一,進一步延伸了詞的内涵。此時南宋的北方,早已淪陷于金人之手,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的辛棄疾,主張跟金人抗争到底,以便收回失去的山河。而軟弱的南宋朝廷,對金人的要求馬首是瞻,毫無骨氣。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辛棄疾破陣子慷慨悲壯)5

性格耿直剛正的辛棄疾很快遭到了朝中奸臣的彈劾,看到自己壯志未酬,心灰意冷之下,他隻能被迫辭官,來到信州(今江西上饒)過起隐居生活。

田園生活雖然很惬意,但他始終忘不了“收拾舊山河,朝天阙”,“抗金大業”對他來說,是一名好男兒最基本的人格擔當。

1188年冬,主戰派陳亮拜訪辛棄疾,讓辛棄疾不禁想起之前在沙場上沖鋒陷陣的場景,感慨萬千的辛棄疾,就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詞。

許多家長受胡覺照教授的影響,認為《破陣子》跟《出師表》一樣,帶有鮮明的愚忠觀念和迂腐思想,這是為什麼呢?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辛棄疾破陣子慷慨悲壯)6

在這些家長看來,就是因為詞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7個字。

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尤其像辛棄疾這樣能文善武的将領,建功立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他卻用一句“了卻君王天下事”來作為自己的借口,堂堂大丈夫怎麼能把為君王服務作為自己的志向呢?這樣的思想格局未免太微小了一些。

南宋朝廷在當時既軟弱又腐朽,欺軟怕硬,對外膽小如鼠,對内任由奸臣當道,像辛棄疾這樣文武雙全的将領很難有用武之地,面對這樣的昏君,他為什麼還要效忠君王?這不是愚忠又是什麼?如果以這樣的觀念來解讀這首詞,現代人不理解辛棄疾也就不足為奇。

實際上,欣賞古詩詞時,一定要用曆史的眼光去審視,才能正确地理解它,若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的行為,很可能以偏概全。

評價辛棄疾的破陣子(辛棄疾破陣子慷慨悲壯)7

畢竟,古人生活在“三綱五常”的條條框框下,尤其是“君為臣綱”這一條,導緻古人的思想和言行很容易被封建禮教文化框定住,繼而帶上或多或少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在今人看來,是很難理解的。但在古人的思想意識裡,這就是臣子做人的底線,他們沒有想那麼多,唯一想的就是怎麼忠君愛國。

若不以“愚忠思想”來說事,《破陣子》在格調和意境上非常高,是“豪放詞”裡邊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詞的開頭生動具體,視覺和聽覺交替出現,引人入勝,極富有畫面感,一下子把讀者帶入一個金戈鐵馬的場面,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這首詞用字精準,用典恰到好處,把雄強悲壯的氣勢表現得淋漓盡緻,讀起來非常鼓舞人心。若移出課本,對學子來說,肯定是一種損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