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州最好的隐世小鎮

廣州最好的隐世小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11:10:27

廣州最好的隐世小鎮(融德裡解鎖)1

鵲橋

廣州最好的隐世小鎮(融德裡解鎖)2

粵劇大戲台

繼曆史街區活化經典項目永慶坊後,廣州又一新的文化地标誕生。

随着修繕工程進入尾聲,黃埔沙步村古建築群露出真容,并以“融德裡”之名“活”了起來。它同樣出自萬科團隊之手,兩個項目在城市一東一西,各有千秋,代表曆史建築保護與活化利用的不同探索。

當下城市發展愈發注重保護“根與魂”,融德裡既要修舊如舊,又要破繭重生。面對所有古村落必須回答的命題,它的答案有獨到之處。

文、圖/何瑞琪

修舊

運用傳統工藝恢複往日榮光

與由近現代建築構成的恩甯路曆史街區永慶坊片區不同,融德裡源于一條千年古村,留存大量的祠堂、私塾、民居等古建築,承載着厚重的宗族文化記憶,是黃埔區“十古”文化遺存的重要代表。

觸摸廣州千年曆史文脈,沙步村代表海絲文化。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的扶胥古運河便流經此處。自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建村伊始,先民在此生生不息,此地後來還成為曆代番禺縣禺東鹿步司衙(署)所在地,一直以來子孫綿延、興旺發達。

千年曆史留下悠久餘韻,凝結成沙步人的鄉愁,形成了融德裡的文化基底。融德裡含7處黃埔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含祠堂、民居、家塾等)以及12處傳統風貌建築線索,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

修繕這批古建築的難度較大,因為曆經多次維修,極大部分沒有留存曆史資料,要仔細分析哪些構築物和構件是哪個時期添加的,再在施工過程中動态設計,才能盡可能達到按恢複原貌修繕設計的要求。

修繕設計要遵循“修舊如故”的原則。它其實有兩重含義,一是補足缺失的曆史構件,這是做加法;二是去掉不符原有形制的東西,這是做減法。在融德裡的修繕過程中,加減法并存體現得淋漓盡緻。

鹿沙區公祠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當人們第一次對其進行航拍時,發現祠堂正脊“排排坐”滿了各色“吉祥物”,幾乎把所有美好的寓意全部囊下。原來是過去某次修繕過程中增加了過多的元素,後來征得村民同意後重新修複,終于恢複清代祠堂原本的建造風格。

每一棟古建築,都凝結了修繕團隊大量的心血。據悉,融德裡總體上運用了多種古建修複工藝及作法,如灰塑、木雕、石雕、瓦作、砌青磚、鋪階磚、小木作、壁畫、磚雕、牆體糾偏等。一步步修複舊貌,也一步步向曆史深處叩問求真。

煥新

公園化設計讓古建築可觸可感

一棟棟複原的古建築串珠成鍊,勾勒出融德裡的全貌。它不僅僅是古建築保留栖息之地,更融入現代社會成為遊玩的好去處。

融德裡巧妙應用水元素,結合廣州“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曆史特色,讓池塘河流的水通達江海,在水聲陣陣中蕩起海上絲綢之路的漣漪。

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歐陽侖說,最妙的是兩邊的古建築群隔着水塘對望,形成了環抱之勢,讓遊人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氛圍中。但它又巧妙淡化了水塘的概念,營造拱橋和樓閣,豐富水系景緻,如湖泊般靈動清麗。

走進融德裡,如走進鳥語花香的大公園。為了留住原生的樹木群,融德裡設計之初保留了全部樹木,甚至為此保留了一整個湖心島。

“我們在跟村民溝通的時候,原來的思路是挖掉原來的湖心島,留出一個完整的湖面進行龍舟訓練。”萬科融德裡設計師封昊陽說。但湖心島上種有大量的榕樹,是村民們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的地方。經反複讨論,最終還是保留了這片綠洲,并建造了敞開式的粵劇大戲台,讓市民享有更多綠色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公園化的概念貫穿于融德裡設計始終,凸顯出了沙步古村活化利用的特别之處。公園代表了開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圍,未來,新老廣州人可以在這裡融合交流,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相承

順勢而為發掘融德裡資源禀賦

融德裡的誕生,常常被冠以廣州“第二個永慶坊”之名。這是繼荔灣“永慶坊”、文沖“幸福裡”之後,萬科在廣州城市更新項目打造的又一曆史文化保護活化利用案例。

然而,融德裡又不僅僅是永慶坊的2.0版那麼簡單。

“兩個項目的地理位置、建築性質和文化内核都不一樣,所以活化方向也不一樣。”同時參與過上述修繕工程的歐陽侖說。永慶坊本質上圍繞“城”的概念,其位于老城區,被定義為曆史文化街區,下足了“繡花”功夫進行“微改造”;而融德裡位于古村落,裡面的建築處處濃縮了農耕文化與宗族文化,既要保留“村”的韻味留住鄉愁,又要與正在建設的“城”相融相洽。

主導永慶坊的改造後,再來規劃融德裡的藍圖,廣州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喻敏鋒有了更深的感悟。曆史建築的保護與活化利用,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順勢而為。

保留所有的樹木和湖心島,就是順勢而為。永慶坊當年受限于老城區高密度的建築特性,沒有多餘空間栽種更多大樹,隻好在沿街裝上了噴霧裝置,以應對嶺南炎熱的天氣。但融德裡本來就有得天獨厚的樹木資源,保留原有的、種下新增的,讓這裡成為植物種類多達三四百種的大公園,也為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生态資源。

對于古村落活化利用之後的商業業态選擇,也是順勢而為。永慶坊注入新時代的城市生活形态方式備受稱道,而融德裡留出了建設仿古建築群的空間,拟引進一批餐飲、民俗文化等體驗型業态,為文旅消費注入新動能。

“将來融德裡的商業形态,沙步村民有很大的自主權,這是古村落活化利用的内生動力。當下要做的事,就是把這個地方的環境打造好,讓人們一進來就有很舒服的感受。”喻敏鋒說。

獨到

提煉三種嶺南文化 凝結精神内核

每一座城市地标都通過獨特的文化IP,承載起深厚的曆史記憶,喚醒人們對城市文脈的切身感知。就像粵劇之于廣州永慶坊,商業老字号之于北京大栅欄,水巷之于蘇州古城,融德裡通過提煉三種嶺南文化特征,凝結成精神内核。

與其他舊村不同,沙步有許多濃郁的嶺南文化特征。姓氏衆多的曆史古村,留下了衆多的宗族祠堂;氛圍濃厚的粵劇文化,聚集一衆戲曲愛好者;通江達海的地理特性,綿延了龍舟文化傳統。沙步将嫁娶文化、粵劇文化及龍舟文化結合起來,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印記。

曆經百年風雨,沙步古建築依舊充滿魅力。舊時舉行民俗節日、婚喪嫁娶、村内議事的古祠堂群,成為一個完整的嫁娶文化空間,可全流程呈現迎親、拜堂、拍婚紗照、領證、擺喜宴過程。融德裡的長街還将打造成“最美嫁娶街”,在這裡舉行廣府傳統婚宴大秀,擺上可容納12-13人的大型桌位,可以整整擺放290桌,還原婚宴流水席的盛況。

談到沙步的粵劇傳統,标志性的人物是已故的粵劇名作家秦中英。他是沙步人,一生創作的200多部劇本,被衆多粵劇名演員演繹。融德裡搭建起的粵劇大戲台将繼續上演好戲連連,為傳播弘揚戲曲優秀傳統文化提供展示窗口。

作為千年絲路文化的承載者之一,沙步還是廣州龍舟文化的代表者之一。“我們喜歡扒龍船,融德裡讓我看到了龍舟文化傳承後繼有人,我很欣慰。”世代居住在沙步村的老村民梁水生(化名)說,作為老鼓手,他參與了40多年的扒龍舟。每每看到融德裡專門修建的兩所龍船塢,他就無比開心。

融德裡代表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古建築保護與再利用的全新探索。在新與舊的交織中,古建築成為服務于時代的公共文化空間,為市民提供了新鮮的生活體驗。來到這裡,可觀、可玩、可遊、可品,真正讓曆史文化融入千家萬戶,融入新廣州人的生活。

古建築承載曆史間的厚度,在回答保護活化利用命題時,融德裡全力留住“根與魂”,既要改善人居環境,也要保護曆史文化底蘊,讓曆史文化和現代生活深度融為一體。

專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