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澳柯瑪是否能買入

澳柯瑪是否能買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6:06:42

澳柯瑪是否能買入(長期低迷後重新領漲的澳柯瑪)1

長期低迷後重新領漲闆塊的澳柯瑪,在實體競争中,仍然短闆林立。要談回歸王座,還為時太早。

文丨顧小白 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6.28元/股,7.72%的漲幅。

5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澳柯瑪結束了近兩日的調整,重拾升勢。

作為曾經的青島“五朵金花”之一,澳柯瑪以商用冰櫃發家,賣過空調、洗衣機,造過電動自行車,搞過房地産……,最終還是回到了制冷老本行。

重要的是,走過行業第一的星途,淌過被邊緣化的泥水,正在低谷徘徊的澳柯瑪,還能振作起來嗎?

01

領漲白色家電股

日前,相關數據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天氣逐漸變熱和因疫情宅家影響,海外冰箱、冰櫃需求大增。其中,阿裡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從2月起,關于冷櫃冰箱的流量開始上漲,近3個月詢盤上漲了327%。近期,有企業的海外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兩倍,海外訂單甚至已經排到了8月份。

疫情帶來的生機,為股市飄紅吹響了号角。5月29日,A股白色家電闆塊普遍上揚,澳柯瑪、海信家電領漲。

正經社觀察到,在近一年時間内,澳柯瑪的股價走勢一直處于整個白色家電闆塊的曲線下方;直到2020年3月,才開始在曲線上方頻繁亮相;4月13日以來,開始保持領漲态勢。

就在不久前,國内家電行業還沉浸在“家電行業迎來至暗時刻”的不安情緒中,澳柯瑪亦是如此。

根據澳柯瑪日前發布的财報,2020年一季度,公司的營收為12.84億元,歸屬淨利潤為0.21億元,分别同比下降14.89%、43.76%;扣非淨利潤僅為0.16億元,同比下降48.33%,在虧損的邊緣搖搖欲墜。

這讓澳柯瑪的投資者一度陷入焦躁。事實上,主營制冷産品的澳柯瑪受到的疫情影響并不算最嚴重的。對比之下,同期家電企業利潤下滑已是常态,其中海爾智家的歸屬淨利潤為10.70億元,同比減少50.16%;格力電器的相關數據分别為15.58億元、72.53%。

整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冰箱、洗衣機、空調是家電行業受疫情影響最為明顯的三個品類。零售量和銷售額方面,國内冰箱同比下降幅度分别為22.6%、28%;洗衣機跌幅分别為27.4%、34.8%;空調品類跌幅分别為46.6%、58.1%,屬重災區。

澳柯瑪是否能買入(長期低迷後重新領漲的澳柯瑪)2

02

多元化大傷元氣

得益于早期工業文明的率先崛起,青島很早就誕生出了一批耳熟能詳的企業,澳柯瑪、海爾、海信、青島啤酒、雙星五家企業就是其中的代表,并被冠以青島“五朵金花”的雅稱。

這之中,由于澳柯瑪、海爾、海信三家的主業都集中在家電領域,免不了頻繁交火。

20世紀末,澳柯瑪扮演的是絕對領先的角色。據正經社了解,1994年-1999年間,澳柯瑪生産的BD、SD系列冷櫃,市占率連續5年都處于第一的位置。其中,1996年,澳柯瑪的冷櫃銷量甚至高出了第二名、第三名的總和。

在2000年上市之後,澳柯瑪對多元化産生了幻想。打開澳柯瑪的産品清單,除了冰櫃、冰箱、洗衣機、空調這些常規産品,還有涉及到太陽能熱水器、自動售貨機锂電池、海洋生物、IT、房地産等十多個領域的多元化産品。

縱觀生意場,有不少“不務正業”的企業在不斷多元化過程中打造出了龐大的商業帝國,比如前段時間因口罩概念大熱的3M。但這樣的帝國總歸是少數,澳柯瑪不在其中,且為此元氣大傷。

2000年上市當年,澳柯瑪就遭遇了稅前利潤同比下滑67.5%的滑鐵盧。自此以後,開始了在經營泥淖中的一步步深陷。并在虧損、盈利之間的艱難反複中,拱手讓出了自己打下的江山。

晃眼之間,20年過去了。同期,同是青島“五朵金花”出身的海爾,無論是規模上還是資本表現上,都甩開了曾經的王者幾個身位。以2019年度為例,澳柯瑪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别為64.3億元、2.01億元,海爾則是758.80億元、73.51億元,分别是前者的12倍、36.57倍。

因多元化元氣大傷這件事,澳柯瑪自己并不忌談,隻不過談得很是婉轉。

澳柯瑪董事長李蔚曾公開宣稱,一定要正視曾經走過的彎路,“上市之初,我們也曾進行過多元化擴張,目前來看,是比較失敗的。但是,如果沒有當時的多元化布局,現在你在展廳也看不到洗衣機、小家電這些非制冷産品的出現。”

然而,即使是李蔚說到的非制冷産品,成績單并不合格。

有業内人士告訴正經社,一方面,上述多元化産品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偏低,市場話語權較弱;另一方面,新拓展的業務毛利率較低,甚至比原本就已經屬于低毛利的冰櫃、冰箱更下一層樓。

03

王座仍是遙遠的回憶

如今,盤點澳柯瑪的競争力,可謂喜憂參半。

在重點發力的智慧冷鍊領域,澳柯瑪的起步優勢明顯:早在2015年9月就正式推出了全冷鍊戰略,并走上了“互聯網 全冷鍊”的特色發展之路,這也是當前澳柯瑪“智慧冷鍊”的源頭。

眼下的市場空白,也仍然較大:2019年,中國冷庫保有量是每人0.07立方米,遠低于美國的0.36和日本的0.33;同時,地域分布不平衡,冷鍊成本高,時常出現的“斷鍊”等情況,也都意味着巨大的發展空間。

尤其是在疫情的刺激下,生鮮電商、蔬果宅配等新興市場的崛起,同樣助推着整個冷鍊市場的發展。

但在巨大的蛋糕面前,海爾、海信、海容冷鍊等競争對手同樣摩拳擦掌全力以赴,最終勝負,尚難定論。

在小家電、空調、洗衣機等領域,消費者對澳柯瑪的認知度不高。情急之下,澳柯瑪在宣傳和銷售手段上出現過不少問題。不久前的産品推介會上,澳柯瑪還被指存在虛假宣傳:工作人員通過實驗誇大了果蔬消毒清洗機産品的功能,存在明顯的誤導。

正經社登陸黑貓投訴,以“澳柯瑪”為關鍵詞搜索了解到,近一年内關于澳柯瑪的投訴中,除了虛假宣傳,還有高價低質、涉嫌傳銷、虛假銷售等一系列問題。

疫情刺激下爆發的海外市場,澳柯瑪能不能吃得下,也是個需要觀察的問題。财報顯示,澳柯瑪2019年國内銷售和出口銷售的營收分别為46.20億元、13.06億元,占比總營收的比例為71.81%、20.30%。

在以國内銷售為主的情況下,澳柯瑪還需要衡量的是海外銷售成本偏高、毛利偏低的問題。正經社梳理了解到,2017年-2019年,澳柯瑪海外銷售的份額從16.56%增長至如今的20.30%,成本比例也從18.44%漲到了22.16%。

家電行業毛利率本來就偏低,如何在增加海外銷量的前提下保證利潤的增長,這對于當前淨利潤還在2億元水平徘徊的澳柯瑪來說,也是個棘手的難題。

于是,這樣一幅畫面,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

澳柯瑪擡頭,看見群山聳立,山那邊,是曾經屹立的王座;但要談回歸,還為時太早。【《正經社》出品】

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将對上市公司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請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