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則弱肉強食适者生存?作者:周斌今年《求是》雜志第11期發表了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文章指出,要大力宣傳綠色文明,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态意識,倡導簡約适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自然法則弱肉強食适者生存?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周斌
今年《求是》雜志第11期發表了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文章指出,要大力宣傳綠色文明,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态意識,倡導簡約适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
認識到位,行動才能自覺。雖然如今生态文明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有的人還是認為現代化的生活離自然比較遙遠,對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導緻在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有人說,相比農耕時代,自然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似乎沒有那麼具象和親近。筆者并不認同這一觀點,自然從未遠離,人類世界裡的衣食住行,處處都能尋得自然的蹤迹。以飲食為例,就蘊含着人與自然相處的大智慧。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詩詞中記載着古人依四時輪轉而生存的智慧,根據自然變化安排自己的飲食,已内化為中國人特有的基因。在飲食中能夠感受自然之美,順應自然規律。
如果說時令食物帶來一年四季的新鮮味道,那麼地域特色食物則蘊藏着一方水土的精華和一方百姓的智慧。西北地區氣候幹燥,人們遊牧放羊,将羊肉作為主要食物,便有了陝西人餐桌上常見的羊肉泡馍;驢是北方農村的主要畜力,是人們相對容易獲得的食材,到了河北就能嘗到别有風味的驢肉火燒;川渝地區的氣候适宜盛産辣椒,同時人們也需要通過食用辣椒驅除體内的濕氣,因此在重慶的大街小巷都能吃上一頓酣暢淋漓的麻辣火鍋。各地不同的氣候、地貌、物種,為人們帶來了豐富的飲食體驗。這就是為什麼遠在他鄉的遊子,總想吃上一頓家鄉菜,便能如臨故鄉之境,聊以慰藉鄉愁。
指出,當人類合理利用、友好保護自然時,自然的回報常常是慷慨的;當人類無序開發、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的懲罰必然是無情的。這句話道出了人與自然相處之道的真谛,在飲食中也要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四集《秘境》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内蒙古達裡諾爾是一個半蘇打型堿水湖,這裡生長着一種對環境極為挑剔的魚類,當地稱為華子魚。為了保持湖魚的種群數量,漁民們約定,每年冬捕不會超過30萬公斤。每年5月,華子魚要沿河道逆流而上産卵,漁民們會在此時鋪設羊湖草把,為華子魚提供溫暖的産床。産卵時的華子魚大量聚集、伸手可得,但漁民不會在這時捕撈。在這裡,人和魚類找到了維持平衡的生存之道。
在大力建設生态文明的今天,環境保護成效顯著,人們可以時刻享受到自然豐厚的饋贈。但這種饋贈并不是取之不盡,也不是理所應當。一部《山海情》電視劇,讓觀衆驚訝于西海固的貧困。西海固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環境惡劣。據《甯夏曆史文化地理》記載,明代以前,甯夏南部六盤山地區仍有大量森林覆蓋,後來,六盤山區一帶遭遇戰亂、災荒,以及人類對大自然無節制的索取,生态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最終導緻五谷不收,當地百姓隻能靠吃洋芋勉強度日。
千百年飲食文化蘊藏的智慧,恰好契合了如今“大食物觀”的理念。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聯組會時,發表了關于樹立“大食物觀”的重要講話。“大食物觀”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生态優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緊密相連的生命共同體,一碗香噴噴的有機米飯,一條鮮美的清水魚,一碟水靈的青菜,一鍋飄香的走地雞湯,都是山水、土壤、空氣等各種生态環境要素質量的象征。向山水林田湖草要食物,但不是無節制索取,而是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讓它們更有效地為人類提供健康食物。
如今,越來越多人願意追求自然之味。但也存在因喜歡吃野菜等食物而過度挖掘,造成環境破壞的現象。筆者認為,在日常飲食中融入自然教育,是便捷、生動且深刻的一課。飲食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園,從監管部門到食品生産企業,再到消費者,都可以是參與者。通過線上線下科普活動、媒體宣傳等形式,可以讓人們看到食物背後的風景,更加理解生态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理解生态環境修複的迫切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更多人以一個正确的态度面對自然、善待萬物。這種認知上的加深和觀念上的轉變,将成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綿綿不盡的力量。(周斌)
來源: 中國環境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