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是東南亞崇信佛教國家之一,公元一世紀婆羅門教己開始傳入,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大、小乘佛教開始興盛。僧侶伽婆羅、曼陀羅等先後到中國傳教譯經,對中國的影響極大。
大象台
其間柬埔寨各地興建了大量佛教寺廟,佛寺莊嚴豪華,佛像雕刻生動逼真。公元九世紀後柬埔寨佛教達到鼎盛,成為了當時東南亞的佛教中心。十三世紀後小乘佛教逐漸取代大乘佛教的地位,小乘佛教分為兩派,一派是摩哈尼加派,又稱大群派,另一派是塔瑪育特派,又稱追随教規派。兩派都設有全國佛教會,國家元首是二派佛教會的最高領袖。兩派各自有獨立的僧王,分管自己屬下的僧侶,僧王由國王委任。
僧侶
柬埔寨暹粒省吳哥窟是吳哥古迹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以精緻秀麗、富麗堂皇的建築而聞名于世,有“吳哥古迹明珠”的美稱。
吳哥窟雕塑
“吳哥窟三塔是柬埔寨的國旗圖标,
柬埔寨國旗
可見吳哥窟之重要地位。
見證塗鴉
塗鴉
很有意思的是在窟外大橋旁邊的一對石獅子身上,我見到了外國人的塗鴉,而且是用刀鑿刻的,看來這塗鴉是世界的通病,1塊落款1949年,一塊刻了1881年,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痕迹。
女王宮紅砂岩雕刻
暹粒的“女王宮”,據記載始建于公元967年,是吳哥王朝阇耶跋摩五世(968一1001)年,統治時期建成,原名為“濕婆宮”,主要供奉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
女王宮濕婆
“女王宮”建築面積大約500平方米,采用高棉特有的紅色砂岩土建造,此紅土非常便于雕刻複雜細膩的圖案,雕刻建成後,經過風幹紅土就變得非常堅硬千年不壞。
精美的雕刻
“女王宮”的牆壁、立柱、門楣等建築,表面完全覆蓋着精美的浮雕,刀工細膩流暢,色彩鮮豔妩媚,令人印象深刻、贊歎不已。
巴戎寺
巴戎寺又稱大吳哥窟,位于吳哥城中央,是大吳哥窟标志性建築,建于公元1219年,由四十九座小塔圍繞中央尖塔構成了,的建築群,是吳哥王朝的國廟。
高棉的微笑
這裡有蜚聲世界的“四面佛”,大家親切稱呼為“高棉的微笑”。那時吳哥國王阇耶跋摩七世帶領真臘人民,将一個支離破碎的國家治理成一個強國,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将他的形像雕刻成菩薩佛像,讓他永久留在吳哥,享受吳哥人民世世代代的瞻仰。
大吳哥四面佛
現在柬埔寨大、小吳哥窟是世界優秀的文化遺産,也是全世界人民旅遊的勝地,美哉吳哥窟!
巴戎寺浮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