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英文縮寫是“HBsAg”,是乙肝五項檢查中的第一項。
以前很多人檢查乙肝五項,都是陽性/陰性來表示結果。那麼随着科學的研究進展,發現這種定性的檢查存在很多缺陷,比如說無法判斷疾病的預後,無法确切了解病情的變化等。
現在臨床上一般采用定量的辦法來檢查乙肝五項。定量檢測方法不僅可以靈敏地檢測出血中很微量的病毒抗原和抗體,而且可以準确地檢測出乙肝表面抗原、抗體在血清中的量(IU/ml或mIU/ml)。那麼有人就問了,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有什麼意義?
1、檢測HBsAg定量檢測可以預測抗病毒治療的效果。
HBsAg乙肝病毒複制的模闆“cccDNA”的活性密切相關。我們舉個例子,把cccDNA看做生産病毒的的共廠,HBVDNA是這個廠的産品。HBsAg水平越高,意味着肝内乙肝病毒cccDNA也越多,也就意味着體内有更多的制造HBVDNA的工廠,病毒則很難完全清除。反之,HBsAg水平較低的感染者,肝内乙肝病毒cccDNA較少,病毒清除較容易。
2、HBsAg定量可以預測幹擾素的療效。
現在大家都熟知的乙肝治愈珠峰工程就是選擇乙肝表面抗原<1500IU/ml的患者,在臨床應用中會有更高的表面抗原清除率,意味着這類人群徹底治愈的幾率更大。長效幹擾素治療時,血清 HBsAg 與肝内 cccDNA 和肝内 HBsAg 變化水平相一緻。PEG-IFN 治療随訪發現,應答較好者,HBsAg 水平顯著降低。
3、HBsAg定量可以預測核苷(酸)類藥物的療效。
如果治療前HBsAg<1000 IU/ml,或者治療期間HBsAg下降速度較快的患者,HBsAg被清除的可能性較大。HBsAg水平越低,停藥後疾病複發的可能性越小。停藥時HBsAg<100 IU/ml或消失的患者停用核苷(酸)類藥物後疾病很少複發。所以很多患者問是不是要終生吃藥,并不是的,要看你的檢查結果,如果乙肝表面抗原很高,療程就會越長,如果比較低的話,後續可以考慮應用幹擾素後清除表面抗原,我們稱之為幹擾素序貫療法。這樣才可以更安全的停藥。
4、HBsAg定量可以判斷複發
真正決定乙肝是否複發的因素是肝細胞内cccDNA這個東西,因為目前沒有針對這個東西的藥物,所以隻要這個東西存在就意味着有複發的可能。而乙肝表面抗原可以預測cccDNA的存在。
5、HBsAg定量可以預測肝癌
HBsAg轉陰的病人與沒有轉陰的比較,前者的肝癌發生率明顯低于後者,1.86% vs. 6.5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