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應變戰略,非其所長”。說諸葛亮在作戰過程當中缺少應變的才能。這個評價對于一個軍事家來說可以說是極大的否定了,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随機應變隻是基本操作,就連詩聖杜甫也說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那麼,這兩個極端的評價究竟哪個更接近真實的諸葛亮,曆史上的諸葛亮是怎樣的,讓我們慢慢分析。
在我看來,盡管存在很多負面評價,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在三國時期也是屈指可數,甚至他還是一個全方位的天才。
全方位的軍事天才
1、創造“八陣圖”
先來說一下“八陣圖”究竟是什麼東西,很多人會以為帶着“八陣”兩個字就是跟八卦相關的神秘陣法,其實不是。
在西漢時期,每年的十月就要在首都舉行大閱兵,當時大閱兵陣型就叫做“八陣”。
諸葛亮的“八陣圖”是在原有“八陣”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全部推翻、升級,并且著有圖畫,所以叫八陣圖。
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三國志》
八陣圖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抵禦來自平原的騎兵,當時的魏國擁有強大騎兵方隊,諸葛亮率軍北伐越過秦嶺之後,面對的就是一望無際的關中平原,所以抵禦曹魏強大的騎兵是非常重要的。
八陣圖當中有個非常著名的防禦工具:偏箱車。類似于圖中的樣子,但實際要比這個大。士兵可以躲在中間的區域内活動射箭抵禦騎兵。
諸葛亮的八陣圖不僅在當時的戰争中有用,而且在後面的曆史戰争中也起到了很大的決勝作用。
《晉書·馬隆傳》“ 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
2.創造木牛流馬、十發連弩
木牛流馬,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在北伐時,諸葛亮用他進行後勤補給,其載重量為“一歲糧”,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裡,群行三十裡”,為北伐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
諸葛亮的“十發連弩”,在當時代表了世界最先進的攻擊武器,大大減少了傳統射箭的時間,也減少了人力的投入。
全方位的政治才能
1.隆中析天下
身在茅草屋,卻對當下的中國局勢了如指掌,短短幾句話就道出當下局勢。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衆寡。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争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将軍,将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三國志-隆中對》
孔明先生,不出則已,一出則三分天下占一分。
2.孔明治蜀
蜀國成立後,諸葛亮外聯東吳,共抗曹魏。體現了他的大局觀、整體觀。
諸葛亮帶領軍隊南征,修整三年之後北伐。穩定蜀國的大後方,平南越後,又率軍北伐。
孔明治蜀,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賞罰分明,注意發展蜀中經濟,并妥善解決民族矛盾,受到蜀中各族人民的擁戴。
有這樣一句話描述當時的蜀國,田疇辟,倉廪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為什麼陳壽會對諸葛亮有不善謀略的評價
《三國志》一書是在西晉時期所著,雖說三國志為正史,但是多少受到政治的影響。
諸葛亮北伐戰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跟司馬懿對峙,所以司馬懿對這部史書的影響很大,陳壽誇獎諸葛亮就是在貶低司馬懿,所以他也隻能在某些方面說諸葛亮能力的欠缺。
當時司馬懿為了穩定魏國的朝臣,給他弟弟寫過一封信: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攻之必矣。這封信被寫進了《晉書》,畢竟司馬懿是晉朝開國皇帝,所以他的評價陳壽還是要考慮的。
短評
諸葛亮自三國以來的粉絲可以說是源源不斷,他的謀略和才能不是隻言片語能講完的,以上隻是從幾個小的方面進行了分析,也僅代表個人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