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學中,有一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密碼:“格物緻知”,古代許多大儒都想解開這個密碼。“格物緻知”這四個字出自儒家經典《大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學》是重要的儒家經典,四書之一,而“格物緻知”是《大學》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因此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但是《大學》并未對“格物緻知”進行解釋,而先秦其他典籍中也未出現這種說法。因此“格物緻知”到底指什麼,竟成為了後世學者争論不休的千古謎題。後來的很多思想家都通過解釋“格物緻知”來闡發自己的思想,以朱熹與王陽明最有代表性。
一、朱熹的格物緻知
朱熹的格物緻知,以他的“理”概念為基礎。朱熹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世界的本原,萬物的規律。比如莊稼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這是理;做皇帝為什麼要仁,做兒子為什麼要孝,這也是理。事物的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這些具體的理都是宇宙本體之理(這是最高的理)的體現,而學者的任務,就是認識最高的理,這樣任何具體的理都在掌握之中了。
那麼怎麼認識最高的理呢?朱熹認為,既然具體事物的理體現了最高的理,因此學者要研究身邊的事事物物,窮盡事物中的理,這叫做“格物窮理”,格就是窮盡的意思。學者研究得多了,終有一天會豁然開朗,認識達到極緻,也就是認識到了最高的理,這叫做“緻知”,“緻”是擴充的意思,緻知就是擴充自己的認識,使之達到極緻。
朱熹認為,任何事物都可以“格”,因此儒者要留心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朱熹說:
一草一物,豈不可以格。如麻麥稻粱,甚時種,甚時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朱子語類》)
朱熹還說:
且如這個扇子,此物也,便有個扇子底道理。扇子是如此做,合當如此用,此便是形而上之理。(《朱子語類》)
人對于理的認識,就是通過對每一事每一物理的窮格,由淺入深,由粗到精,最終豁然貫通,回歸到理。
清末,物理學傳入中國時,被翻譯為“格緻學”,就是借用了朱熹的格物緻知說,意思是研究事物認識它的規律。不過這兩種學說的研究對象不一樣“物理學研究的是具體的規律,而朱熹要研究的是形而上的理,包括人類的道德規範。
二、王陽明的格物緻知
明代,朱熹的學說占據着統治地位,王陽明一開始也相信朱熹的理論,所以他和朋友相約去格竹子中的理。結果他格了幾天幾夜,啥都沒格出來,還大病了一場,這就是“亭前格竹”的典故。王陽明從此開始懷疑朱熹的學說。
後來王陽明經過龍場悟道,豁然開朗,原來事物的自然規律與社會的倫理道德并不是一回事,倫理道德就存在于人的本心之中,不需要向外在事物中去尋求,這叫做“心即理”。
在此基礎上,王陽明發展了自己的格物緻知說。他認為,這個“知”不是一般的認知,而是良知。每個人天生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就是良知。比如每個人見到一個小孩快要掉到井裡去了,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拉住他,這就是良知。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比如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等等,都來自人的良知。
每個人都有良知,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做壞事呢?王陽明認為這是由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由于物欲的牽引,使很多人迷失了本心,良知被遮蔽了,就像一面鏡子,沾滿了灰塵鏽迹,變得昏暗不堪。所以有人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隻看利弊。
那麼人如何才能使良知回複清明呢?王陽明說,這就需要格物緻知的功夫。
所謂格,就是“使之正”的意思;所謂物,就是“事情”的意思。正如王陽明所說:
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傳習錄》)
所以“格物”的意思就是糾正那些不對的事情。你在日常中看見什麼事情不正确,不符合自己的良知,就要去端正它。比如看見小偷偷錢包,你知道這是不對的,就要上前制止他。你發現自己對父母不夠孝敬,感到這是不對的,就要誠心誠意地孝敬父母。這些就是格物。
格物的過程,也是“存天理去人欲”的過程,久而久之你心中的物欲就被去除了,良知達到了極緻的光明,這就是緻知。合起來就叫做“格物緻知”。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