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一:1.12生态系統健康
生态系統健康,是指生态系統自我維持與發展的綜合特性,表征生态系統所具有的活力、穩定和自調節能力。一個生态系統在結構、功能上與理論上所描述的相近,那麼它們就是健康的,否則就是不健康的。一個病态的生态系統往往是處于衰退、逐漸走向不可逆轉的崩潰過程。生态系統健康是生态系統發展的一種狀态,在這個狀态中,地理位置、光照水平、可利用的水分、營養及再生資源都處于适宜或十分樂觀的水平。評判生态系統健康的原則如下:
(1)生态系統健康具有物種多樣性的特點。評判生态系統健康與否,不應該是建立在單個物種的存在、缺失或某一狀态為基礎的準則之上。生态系統結構複雜性和多樣性對生态系統極為重要,它是生态系統适應環境變化的基礎,也是生态系統穩定和優化的基礎。維護生物多樣性是生态系統管理計劃中不可少的部分。
(2)生态系統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不能無限開采。對生态系統的開發利用必須維持在資源再生和恢複的功能基礎之上。生态系統對污染物也有一定限量的承受能力,當超過限量其功能就會受損甚至衰退。為此,對生态系統各項功能指标(功能極限、環境容量)都應該加以分析和計算。
(3)生态系統總是随着時間而變化,并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生态系統動态,總是自動向物種多樣性、結構複雜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演替。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間聯系,使系統輸入、輸出過程中,有支出也有收入,需要維持一定的平衡狀态。生态系統評判中要關注這種動态變化,不斷調整管理體制和策略,以适應系統的動态發展。生态系統健康标準,包括防禦功能、物種多樣性、生物量、互惠共生微生物、外來物種:污染物排放、營養物、群落呼吸、轉化率和分解率、元素循環等10個方面,它村分别屬于生物物理範疇、社會經濟範疇、人類健康範疇,以及一定的時間、空間範疇。具體指标含義如下。
(1)生态系統的防禦功能指标:健康的生态系統具有防蟲、防風、防旱、防火的功能,如果某些綠色植物防禦性次生代謝物減少,就容易感染病害。另外,生态系統易受鼠害和蟲害威脅,初級生産力下降,也都是不健康的。
(2)物種多樣性:生物多樣性貧乏,極端的例子是轉變成單一優勢種或物種組分向具有忍受壓力的,或向y-對策者轉變。反之就是健康的。
(3)生物量:生物量是生态系統健康重要的指标。在健康狀況下,生物量尤其是初級生産者的質量,是不斷累積的,而退化生态系統淨初級生産力和生物量均呈下降趨勢。
(4)互惠共生微生物數量;如果互惠共生微生物是減少的,生态系統就不健康;對生物生長不利的微生物增多也不健康。反之是健康的。
(5)外來種入侵:如果生态系統不能抵禦外來種入侵,就會造成系統波動性及穩定性下降,生态系統不健康。反之是健康的。
(6)污染物排放:湖泊富營養化,海洋赤潮,大氣和固體廢棄物的負效應都是生态系統不健康的直觀表現。
(7)營養物流失與否:健康的生态系統具有積累并利用營養物質的功能,如果生态系統中限制植物生長的營養物的流失量增加,這樣的生态系統是不健康的。反之是健康的。
(8)群落呼吸:植物體或生物群落的呼吸量有明顯增加,表明生态系統出現退化,否則是健康的。
(9)轉化率和分解率:如果生态系統内産品轉化率和分解速率增加,系統内養分損耗,則是不健康的;反之,枯枝落葉層的積累增加,則是健康的。
圖片來源:網絡
(10)元素循環:系統内水和營養物質損失嚴重,土壤的物理化學條件變劣,生态平衡失調,以非良性循環為主,這樣的生态系統是不健康的;而健康的生态系統,元素能夠自然循環,部分營養元素會出現積累如碳、氮等。總之,生态系統健康的指标是多尺度、動态的。它具有結構(組織)、功能(活力)、适應力(彈性)三個方面,這三方面是系統健康的具體反映。健康的生态系統一定是能夠自我維持的,具有自我修複能力,完全可脫離人類的幹擾而自然存在,并生機盎然。生态系統健康是與人類的生存和社會需求密切相關的。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取得了突飛猛進發展的同時,所引發的一系列生态和環境問題也非常突出。中國生态環境退化,既有全世界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又有它的特殊性。動态解析我國自然資源和環境質量時空演化、生态系統對全球變化和經濟開發的響應特征,探讨環保型産業經營和不同類型生态系統的可持續管理、退化和受污染生态系統的恢複和重建,都是關乎生态系統健康的重要措施。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态文明關鍵詞》主編:黎祖交 本條作者:蔣高明 編輯 尹樂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