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4月牽引市場降幅加大、新品攀升勢頭戛然而止;解放J6V高端動力居首,長征/大運新款拉花;柳汽乘龍教練車、東風天龍KL非插電HEV;近一年BEV數量終逆轉柴油動力,上海鲲華/銳唯入局氫能配套産業,BEV/FCV動力電池 & 驅動系統盤點……
4月牽引市場墜入冰點,行業新品開發同步下行
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今年4月份牽引市場共銷售2.0萬輛,環比下降-39.4%、同比下降-79.4%,二者雙雙下滑,市場在一片靜默中迎來了2022年的第一個冰點時期,雖然有些始料未及,但在疫情防控當下仍可理解。今年1-4月,半挂牽引車行業累計生産12.3萬輛、銷售12.1萬輛,同比累計增速-67.1%,依然沒能止住下滑頹勢。從銷售産品的結構性來看,目前牽引類份額環比仍有所下滑,從11.57%占比微降至11.37%,而本輪市場有意無意的調整也奠定了貨運市場下階段的主基調——合規釋放運力。
由于多地城市按下經濟生活暫停鍵,中國汽車工業也在5月份的工信部第355批公示出現大幅下滑,環比降幅超四成亦是“降字當頭”的最好背書。本批牽引類新品合計31款,環比減少6款、下降-16.2%,剛剛複蘇的數量爬升勢頭再遭棒喝。好在有多種品類的新品同時助陣,這也暗示了“若無此劫”則牽引行業仍可按正常節奏自然發展,除了26款半挂牽引類外,還包括四款危險品性質和一款教練性質新品。
解放高端牽引J6V動力居首,長征、大運汽車駕駛室新款拉花
三軸6×4方面,動力Max=600馬力,即一汽集團14.5L的CA6DN2-60E68柴油機,由一汽CA4250P66K33T1E6平頭柴油半挂牽引車采用,解放J6V駕駛室、準乘2/3人,準拖40/39.2噸挂車,16組闆簧或闆簧/空氣懸挂,最高車速120/89km/h,油耗37.8L/100km。值得一提的是,該産品是解放首次以J6V新造型作為公告主視圖申報的産品公告,保持了U型前圍風格,J6P的分體式前大燈調整為縱向一體式,重塑了前保險杠和輪眉(轉向燈布置),延長了門闆下側對登車踏步的護面。考慮到此前J6V造型多以擴展選裝身份出現,本款新品也體現出二者的角色正在互換,尤其是在高端牽引領域。
三軸6×4動力Min=400馬力,即華菱汽車8.87L的HM09.400 61柴油機,由吉利華菱HN4250N40C4M6牽引汽車采用,全新M5系列駕駛室、準乘2人,四組闆簧懸挂可選,準拖40噸挂車,最高車速89km/h,油耗34.5L/100km。考慮到行業460/430馬力的“中位數”,華菱本次的動力選擇的确要小一号。
兩軸4×2動力Max=400馬力,即福田康明斯10.5L的X11NS6B400柴油機,由福田戴姆勒BJ4189Y6ADL-15危險品牽引汽車采用,歐曼系列駕駛室、準乘2人,軸距3.6米,前1/2後空氣懸挂,準拖35噸挂車,最高車速限速80km/h,油耗35.3L/100km。
兩軸4×2動力Min=330馬力,即上菲紅動力8.7L的F2CCE611J*M柴油機,由上汽紅岩CQ4187HV09361AU危險品運輸半挂牽引車采用,傑獅C500駕駛室、準乘2人,軸距3.65/3.85/4米,共有四組闆簧/空氣懸挂或複合懸挂可選,準拖35/34.4噸挂車,亦可選擇上菲紅動力同系列390/360馬力柴油機,最高車速限速80km/h,油耗35.3L/100km。
本批一些企業對現有車型進行駕駛室拉花擴展,極大豐富了牽引車的塗裝藝術,作為一種生産資料,這些看似冰冷的機械猛獸其實也承載了濃厚的人文氣息,更是廣大卡友移動的家。例如:新晉被長城汽車收入麾下的河北長征汽車,本批對近期的兩款BEV和一款FCV牽引車進行塗裝擴展,申報了“新長征”塗裝,色彩搭配在行業中并不多見,采用了逐步向上攀登的山峰剪影造型,輔以數字1或形似箭頭的圖案,整體風格更有煙标設計之感,與常見效仿Scania獅鹫獸的半邊動物造型完全有别。大運汽車則申報了“V7 TRUCK”、忠義關公和新N8E系列拉花,覆蓋三軸25噸和兩軸18噸共十款産品,其中“A PRODUCT OF DAYUN”更有一汽解放風格,而關公則是山西運城的城市文化符号,與大運汽車山西基地的氣質相符合。
BEV動力獨領風騷,柳汽乘龍教練車、東風非插電HEV
分噸位來看:三軸25噸以23款新品占據3/4份額,繼續保有本批全部五種燃料類型,其中替代燃料新品創下占比八成的曆史最佳戰績。兩軸18噸合計7款、占比22.6%,除了四款柴油動力外,兩款BEV和一款HEV也接近占據半數份額,共同保持了替代燃料的強勢。本批還出現了一款17噸新品柴油教練車。
分燃料來看:本批柴油動力合計九款新品,占比29%、份額進一步下滑,且已連續兩批徘徊不前、值得注意。替代燃料中:本批包括一款CNG動力,而BEV動力則以16款獨占半壁江山,在為重型商用車的電動化浪潮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市場大盤走低之際,新能源重卡也開始被視為全新賽道,甚至被“寄希望”成為下一個爆點,從而吸引各方資本、車企與新勢力紛紛下場展開亂鬥,整體而言仍處于諸侯紛争時期,這也是市場在起步期的常見現象。
東風商用車本批申報了兩款HEV新品,均為混合動力半挂牽引車,不可外接充電,東風天龍KL系列駕駛室、準乘2人,搭載盟固利LMO動力電池,匹配東風商用車龍擎10.8L、465馬力柴油機。具體包括DFH4250DHEV1和DFH4180DHEV兩款新品,分别準拖40/39.57噸和34.27/34.01/33.57噸挂車,最高車速89km/h,油耗分别為34.2和30.2L/100km。目前此類車輛準确歸類應屬節能型汽車、而非新能源汽車,雖可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但無法享受新能源購置财政補貼和10%的新能源購置稅優惠。因此,此類車輛更多還是依靠自身的節能特性和“油電剪刀差”來吸引客戶,或者适用于某些勞動強度極大、車輛出勤率要求極高、甚至人停車不停的特殊工況使用,例如碼頭接駁、礦山作業等封閉場景。
BEV數量終逆轉柴油動力,上海鲲華/銳唯入局氫能配套産業
換電式BEV隐憂浮出水面,三電系統的一超多強VS群雄并起
在本批16款BEV牽引類新品中,慢充式五款、換電式11款,高于近一年的行業平均水平,共有上汽紅岩、吉利華菱、宇通集團等五家企業集團的七款産品平台在内。目前重型商用車的換電式營銷已呈如火如荼之勢,在全國範圍蔓延開來,但所謂“蘿蔔快了不洗泥”,也開始逐漸傳出異樣聲音。雖無需考慮高昂的動力電池購置費用,但換電式依然存在新生事物的固有BUG,終端用戶反而需要考慮電池租賃費、充電手續費、電費,甚至電力增容費用,以及往返于施工地點和換電站間的能量損耗……由此可見,看似解決了前端的電池購置成本問題,但正如短視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行為,換電式在後端的一系列人工費用正成為新的“攔路虎”。
随着重型商用車電動化“再度”成為2022年的熱門話題,筆者也順勢開展三電系統的關鍵部分配套盤點,主要包括BEV的儲能系統和BEV/FCV的驅動系統兩部分。至于FCV的燃料電池 動力電池暫不做特殊考慮,筆者将在車型篇裡選擇部分“有故事”的氫能配套企業進行簡述。
本批共有十家企業集團申報牽引類新品,數量1-7款呈現階梯狀分布,其中并列兩至三款的便達半數,除了北汽系的福田戴姆勒外均為“觸電”企業,新能源NEV滲透率達到67.7%。
本批共有兩款特殊車型,分别為:工信部第354批首次申報的由集瑞聯合與南京司凱奇聯合開發的銀河二号QCC4253D664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牽引汽車;工信部第355批首次申報的CQ4187HV09361U危險品運輸半挂牽引車,增加了部分選裝配置的圖片。(完)
文圖:C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