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視劇的情節,從來沒有多餘的。
越是莫名其妙的安排,越是神奇的存在。
電視劇《天道》中,馮世傑為什麼能夠最終上岸,再次成為格律詩的股東?
劇中人物,馮世傑的戲份并不多。
第一個經典劇情:在葉曉明和劉冰議論丁元英不出資的時候,馮世傑反駁說:葉總,我說咱們這麼猜疑人家合适不合适,咱們是請人家來幫忙啊還是找個冤大頭坑一把?不管錢從哪裡來的,人家拉來了!一番話,說的葉曉明和劉冰無言以對,瞬間将大家的猜疑情緒拉回到項目的推進中來。
這一細節說明馮世傑,在做人方面,是非常厚道的。對于幫助自己的人,不要在背後說人壞話,盡量正向思維,才是一個厚道人。
第二個經典劇情,葉馮劉三個人找歐陽雪退股,葉曉明保住了自己的資金,劉冰不僅保住了自己的資金,還保住了工作,隻有馮世傑想着保住村民大家的資産。從這件事情上,看到了三個人的格局,葉曉明自私還算光明磊落,而劉冰則不僅自私,還有些無恥了;而隻有馮世傑并不自私,遇到危機,卻想着全村的利益,是一個真正為村民脫貧緻富想辦法的農村精英。
從這一細節說明馮世傑,在做事方面,也是非常厚道的。遇到風險和危機,不是先保護自己,而是優先保護了集體的利益。
第三個經典劇情,歐陽雪希望把股份轉讓給肖亞文,所以找丁元英商議。肖亞文說了自己的思路以後,丁元英問道:吸收馮世傑是想給他個機會還是迫不得已?肖亞文回答說:是迫不得已。格律詩的跟進在王廟村,而馮世傑是格律詩和王廟村的連接紐帶,也就是說馮世傑一心為公的厚道,在這一刻得到了回報。格律詩其實并不是看中馮世傑,而是看中王廟村的價值;而正因為馮世傑的厚道,他是王廟村當仁不讓的代表人,也因此獲得了上岸的機會。
從這一細節說明,馮世傑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個人的能力,而是因為他是王廟村的代表人,是集體的價值成就了他個人的成功。
以前看電視劇《天道》的時候,并不能把這些情節串起來,反而覺得葉馮劉三個人中,葉曉明的能力和見識都遠遠高于馮世傑,為什麼最後葉曉明默默無聞,反而是馮世傑再次成為格律詩的股東?
其實這正是導演的高明之處,他并沒有直接表達什麼是強勢文化,什麼是弱勢文化?而是通過葉曉明和馮世傑的言行對比,告訴我們做人厚道是強勢文化,做人自私是弱勢文化。
具有強勢文化的馮世傑,最終會獲得更大的成功,而具有弱勢文化的葉曉明,雖然做人非常精明,但是并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最多也就是獲得一些蠅頭小利而已。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看到很多成功的領導人和企業家,都具有千金散盡還複來的強勢文化基因。比如阿裡的馬雲,成立阿裡的願景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所有的生意人都能賺到錢;京東集團的劉強東,到哪裡首先都強調要讓員工生活的有尊嚴,讓每一個小家庭都生活的安康。
正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馮世傑正是一心為了王廟村,最終王廟村反而成為了馮世傑的資源。
佛家講:舍得舍得,舍小家為大家,則能得大家成大家!
這不能不說:這些具有強勢文化的人,天生就是赢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