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195萬人

我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195萬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2 07:20:26

我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195萬人?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長沙5月16日電 題:歸瑤鄉記——走近大山裡的三位返鄉務工農民,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我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195萬人?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我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195萬人(歸瑤鄉記走近大山裡的三位返鄉務工農民)1

我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195萬人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長沙5月16日電 題:歸瑤鄉記——走近大山裡的三位返鄉務工農民

新華社記者 段羨菊、柳王敏

橫亘于廣東、湖南兩省之間的南嶺山脈,雲霧缭繞。居于南嶺北麓、湖南南端的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瑤族人口衆多,也是集“老、少、邊、窮、庫”于一體的貧困縣。

縣經開區九恒科技産業園,生産快遞單條碼的車間内,機聲轟隆,快遞單如流水般滾動,自動包裝下線。35歲的女工陳江玲端坐生産線旁邊,檢測核對産品質量後,在表格簽名欄寫下名字。這位來自縣内沱江鎮三門寨村的“二孩媽媽”,如今已在家門口上班近兩年,擔任車間的質檢員。

“之前是在廣東的東莞打工,月工資4000元左右,但家裡孩子沒人照顧,隻好跟老公一起回來了,現在我們同在這個工廠。”這裡每月的工資是工作8小時2000多元,拿到手的錢比東莞略低,但陳江玲心安。

每天坐摩托車上下班的陳江玲,有兩個孩子,大的11歲,小的6歲。照顧孩子、督促學習成了陳江玲生活的主要部分。“在家裡務工感覺肯定不一樣,掙錢的同時還能夠陪伴孩子讀書。”

2015年以來,江華縣主動承接沿海産業轉移,引導400多家勞動密集型企業進駐鄉村開設工廠,帶動群衆就業,推動産業脫貧。

江華縣東南部的碼市鎮,離縣城車程還有3小時,不僅地處湘、粵、桂三地交界之處,還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界區,河水充沛,林木滿山。

被江華縣招商政策和碼市鎮山林資源優勢所吸引,原址在東莞的棟梁木業有限公司将生産基地搬遷到了碼市鎮,創造了100多個就業機會。

“在家門口就業,按時上下班,跟工薪族一樣,父母孩子天天可見,再也沒有那種在外打工的漂泊不定,這感覺真好!”碼市鎮中河村村民李湘成,道出返鄉就業人員心聲。

36歲的李湘成很早就去深圳打工,中專畢業的他在電子廠、五金廠等多個工廠做過工人,斷斷續續的工作經曆,使他隻能幹普通的工種。然而年邁的父親身體欠佳,同時又有兩個小孩需要照顧,李湘成經常家鄉、深圳兩頭奔波。

李湘成在家鄉加入棟梁木業,有在外打工見識、善于學習、勤勞踏實的他,曆經多個崗位磨煉,從一名普通工人,不久晉升為公司生産部副總監。

夫妻團聚,照顧父母,撫養孩子,在生養的故土上找到歸屬感和安定感,是江華瑤鄉大部分返鄉就業工人的期待。

目前,江華縣在鄉村開辦的400多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帶動9000餘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1.8萬元以上,其中貧困人口占50%左右。

在碼市鎮五月天服飾有限公司的車間裡,4條生産線上的30餘名工人正忙碌着。當天是當地趕集的日子,不時有好奇的農民前來車間探訪。

記者見到盤進英時,她正坐在一台縫紉機旁,對一件上衣做最後的加工。雖然進廠才3個月,但廠長表揚她“上手很快”。在服裝廠,每月工資“生手”隻有1000元左右,“熟手”很容易達到3000多元。

39歲的盤進英,家在碼市鎮田溝村,之前曾在廣州打工,也進過服裝廠,從事的是邊緣工種。回到碼市鎮後,她進了一家林木加工廠,但都是靠體力賺錢。

“有技術就有飯碗了,但是學技術要有人帶,同時還要有足夠的耐心,能堅持下去。”盤進英家離服裝廠有10多公裡,她和丈夫在鎮上租了一室一廳的房子,年租金3000元,丈夫在另一家工廠上班。

學手藝,懂技術,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領,成為返鄉就業農民的迫切追求。今年一季度,江華縣所在的湖南省永州全市開展職業培訓超過1萬人,全市各縣區舉辦上百場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同期增加1.2萬人。

大山深處所提供的本土就業機會,盡管比以前大幅增加,仍然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和現實需求。在碼市鎮,一位擔任保安的林農,和一位做服務員的鄉村青年女子,在與記者交流時均透露了對未來人生的渴望。“家鄉發展好,我們在家的就業機會就多,工作的幸福感更強。”

立志盡快成為一名縫衣“熟手”的盤進英,對于生活和未來,有着清晰而堅定的認識:“自己要踏實把技術學會,同時培養孩子好好讀書學習技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