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插混車的熱銷,是順應當下市場需求的必然結果。
(文/潘昱辰 編輯/周遠方)比亞迪護衛艦07、哈弗H-DOG、領克01 EM-P、奇瑞瑞虎7 PLUS新能源、坦克500 PHEV、長安歐尚Z6 iDD……在疫情和高溫限電中匆匆落幕的成都車展中,插電混動汽車頂着補貼持續退坡的壓力,再一次唱起了主角。如果追溯到今年上半年,插混車更是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尖。
第25屆成都車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車展的境況,是當下國内車市環境的直接體現。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73.3萬輛,同比增長121.5%。作為銷量大頭純電動車依然維持不錯的增速。
然而熱度更高的,卻是一直被視作中間路線的插混車型,前7個月銷量達到62.6萬輛,同比增長190%,增速接近純電車型增速的兩倍,市場份額更由去年的18.2%上升至如今的22.9%。
對于插混車的評價,喜愛的人說它比燃油車更經濟、比純電動車使用更方便;反對者認為其并不能減少碳排放,從而保護環境。
但客觀來說,插混确實是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的頭号香饽饽。
比亞迪護衛艦07 圖片來源:企業
作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中間路線,插混有何魅力,能在當下超越它所銜接的兩端?
生逢其時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插混是新能源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傳統燃油車電氣化轉型的最佳選擇。
無論燃油車還是純電動車,在政策适應和實用性上都存在各種局限性。而插混車型剛好兼顧了兩端,因而不僅政策仍在支持,車企有動力生産,消費者同樣樂于選擇。
在各國新能源車逐漸替代燃油車的過程中,政策引導起到了突出作用。就我國而言,出于達成“雙碳”目标、擺脫石油燃油依賴和産業鍊換道超車的考量,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産業大方向,而自2018年開始實行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雙積分)則是限制車企碳排放、鼓勵電氣化轉型的指導方針。
根據工信部最新披露的2021年雙積分情況,在我國總計129家境内外汽車企業中,達标企業隻有一半。其中純電、插混雙管齊下的比亞迪收獲最多正積分,合計超過355萬分,緊随其後的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則均以生産純電車為主;而居于榜單末尾的車企中,既包括電氣化轉型遲滞的合資品牌,也包括吉利、奇瑞等傳統頭部自主品牌,雙積分成績均小于-40萬分。
雙積分不達标,懲罰自然随之而來。除限制銷售汽車外,作為政策産物的積分交易,也為燃油車企向新能源車企輸血提供了一扇門。而從車企角度來看,多數燃油車企在沒有政策約束的前提下,對主動的電氣化轉型往往缺乏動力,本身也缺乏對三電技術的積累。在燃油車必須被替代的大環境下,相較純電車的一步到位,插混成為了更加溫和的過渡形式。
而脆弱的供應鍊,更成為卡“車企”脖子的要害所在。
自疫情爆發以來,以芯片為首的供應鍊危機,成為懸在衆車企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随着新能源車市場需求的急劇擴張,锂鎳钴等電池原材料的價格同樣水漲船高。作為新能源車的主要成本來源,電池供應成為車企被“卡脖子”的關鍵因素,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更一度抱怨"車企是給甯德時代等供應商打工的”。
相較之下,插混車型對電池電量的需求遠小于純電車,成本相應更低。插混車型的平均售價也普遍低于同級燃油車。
此外,近年來盡管出于鼓勵發展純電車的目的,政策對插混車的補貼退坡幅度顯著大于純電車。但插混車依然享受免征購置稅的優惠,并在上海、深圳等城市享受不限牌、不限行的地方政策優勢。
中汽協等行業機構數據顯示,由于支持插混車型,今年前7月上海、深圳兩市新能源車銷量不僅顯著高于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京,也是全國唯二滲透率超過40%的城市。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起,上海新政策将不再向插混車免費提供滬牌,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近一兩年插混車的銷量攀升。
同時,中國的新能源車發展正處于政策導向向市場導向的轉化階段,發揮新能源車在私人用戶中的主觀能動性顯得更為重要。而續航焦慮、補能焦慮,則成為更大範圍推廣新能源車的主要痛點。
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一則“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的新聞引發輿論熱議;剛剛結束的8月,由于高溫天氣導緻的用電緊張,成都重慶等地被迫暫時限電,新能源車同樣受到影響,夜間充電排隊成為普遍現象。
事實上,在政府、車企和運營商多方合力下,我國的充電補能基礎設施建設已冠絕全球。中國汽車充電聯盟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國内充電樁數量為261.7萬台,車樁比約為3∶1。作為對比,2021年中石油和中石化加油站數量分别隻有2.28萬座和3.07萬座,但燃油車卻未曾出現類似新能源車的續航焦慮。
究其原因,在于充電效率低下、壞樁多,以及充電樁布局不科學等多重因素。中國充電聯盟的數據顯示,有超過45%的用戶不滿當前充電網絡建設,主要痛點在于快慢充電樁比例不均、充電站周邊的環境及配套設施,而充電樁數量不足僅排在第四。
新能源車充電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充電體系的不完善,直接導緻用戶充電效率的嚴重低下。易觀分析發布的《2022年中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則顯示,85%的車主在公共充電場站平均單次充電時長在0.5-2小時之間,認為充電排隊耗時的車主更接近六成。
另一方面,大量閑置的老樁、壞樁、死樁,不但未能改善充電困境,反而為占地和人員維護精力造成了諸多阻礙。據艾瑞咨詢測算,目前國内單樁每日利用率僅為5.2%左右。
解決充電難題,客觀上需各方共同優化充電設施性能和布局。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可油可電”的插混車型擁有更好的使用便利性,自然更受青睐。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插混車的私人市場占比達到88%,比純電車高出9個百分點。
同時,由于俄烏沖突導緻的國際油價高漲,今年上半年國内油價同樣長期處于高位。95号汽油一度“破十”,燃油經濟性同樣成為擺在車主面前的現實問題。相較之下,插混車型的平均油耗不到2L/100km,顯著低于同級燃油車,消費者更容易控制用車成本。
新的内卷
綜合來看,插混車的熱銷,是順應當下市場需求的必然結果。而插混車的火熱,不僅進一步蠶食燃油車的生存空間,也對方興未艾的純電車構成挑戰。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日前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中國已初步具備了停售燃油車的條件。至于當下填補能這一空缺的,純電和插混各有機會。
就在成都車展開幕前一周的8月15日,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在品牌發布會上表示,依靠快充樁、高續航和自營充電站,純電動車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淘汰混動車型。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在同一天,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則在第二季度财報電話會議上強調:往後看5年,增程式仍舊是SUV最佳解決方案。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千百年來的商業定律至今依然适用。賽道玩家越多,競争越激烈,“内卷”自然無處不在。即使同屬插混陣營,同行是冤家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今年8月,長城魏牌CEO李瑞峰公開批判理想汽車采用的增程式是“落後技術”,而長城檸檬DHT混動才是“最先進”的技術,引發網友熱議。不過就在魏牌開怼理想的同時,東風岚圖FREE、長安深藍03、AITO問界等采用增程式的車型,也正一個接一個地走向市場。
實際上,無論純電還是插混車型,在愈發擁擠的賽道上,二八定律同樣不會過時。
今年4月,比亞迪宣布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停售燃油車的車企。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7月,比亞迪銷量占到國内新能源車總銷量的30%。而在插混領域,比亞迪的銷量占比更是達到60%以上,宋PLUS更反超多年占據SUV銷量榜首的哈弗H6,讓原本位居金字塔頂端的吉利、長城、長安們深受觸動。
于是近一年來,各種名号的混動技術你方唱罷我登場:吉利有雷神、長城有檸檬、長安有iDD、奇瑞有鲲鵬……,名稱千奇百怪,技術路徑則大同小異。不過相較早在2008年就已推出第一代DM技術的比亞迪,以及供應鍊控制優勢,後來者們的彎道超車仍将面臨諸多挑戰。
站在企業自身立場,李想們抛出了“混動還能火5年”的論調。但随着新能源汽車補貼扶持政策逐年退坡,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混車型能否延續當下熱度,仍然存在諸多不确定性。
今年5月,财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對不超過30萬元的2.0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在刺激汽車消費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新能源車的政策優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不論補貼未來是否延期,并以怎樣的幅度退坡,插混車型都必然會逐步降溫,但這一周期仍有不确定性,因為插混和純電車的應用場景較為接近。
他認為,當下推動自主品牌PHEV産品的發展主要是突破主力A級車市場,目前的A級車市場規模巨大。合資品牌燃油車面臨的油耗高不達标,電動車難以滿足主流需求的問題,因此自主插混的低價戰略可以有效的推動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轉移,實現新突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