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也有适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因人而異。當人們由于改變了地理環境而發生的身體不适,如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睡眠不好,甚至腹瀉嘔吐、心慌胸悶、皮膚痛癢、消瘦,皮膚出現紅斑、痘痘等俗稱為“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主要是脾胃虛弱、對外界環境的适應能力低下引起的。一旦脾胃虛弱,人體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拉肚子等情況,這就是水土不服的典型症狀。中醫提醒,想要克服水土不服的症狀,就需要健脾養胃,怎麼做?看過來!
在正常情況下,人們的皮膚、黏膜以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都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存在,這些菌群互相依賴,互相制約,彼此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維持着人體與外界的平衡,這些正常菌群對人體不僅無害,反而有益。它們促進食物消化,而且抑制緻病菌繁殖,這在醫學上被稱為生态平衡。
當人們外出時,由于生活環境使正常菌群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機體各部的正常菌群在種類、數量、毒力等方面都會發生變化,有些平時與機體共存的緻病菌由于得不到制約,就會使人得病,而那些平時正常提供營養物質、幫助消化吸收的細菌也會受到抑制而減少,從而出現“不服水土”的症狀,用醫學術語來說,就是“菌群失調症”。水土不服當中,尤以“腹瀉”更為常見。水土不服而引起腹瀉的常見原因,是飲食上出了一些問題,比如:
飲食受到病毒如輪狀病毒,細菌如大腸杆菌(最常見)、志賀氏杆菌、沙門氏杆菌、金黃色葡萄菌,寄生蟲如梨形鞭毛蟲等的污染。
飲食不潔。飲食不節制。飲食時,忽熱忽冷。飲食的營養不均衡。
三伏天濕熱最重,脾胃虛弱的人最容易出現水濕内停,而濕氣困脾又會進一步影響脾胃功能,從而惡性循環,導緻一系列脾虛濕盛的症狀産生,如面色萎黃、身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粘滞、舌體胖大、舌苔厚膩等。
從中醫養生角度來看,容易水土不服的人群平時就需要健脾養胃,特别在三伏天,最宜進食健脾祛濕的山藥、茯苓、薏米、白扁豆、白術等,再搭配芳香化濕的陳皮、砂仁等。
食材:山藥200克、薏米100克、大棗20克。
做法:薏米淘洗幹淨後用清水浸泡2~3小時,山藥去皮、切塊,大棗洗淨泡10分鐘;
鍋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燒開,加入薏米煮至軟爛後用湯勺背将其碾碎;
加入切好的山藥 、洗淨的大棗,将粥煮至粘稠即可。
在旅行期間,建議大家可以帶一些便利的健脾養胃零食,如大棗、陳皮等。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水土不服主要是腸道的菌群平衡被變動的外界環境打破引起的,容易水土不服的人可以用益生菌來改善自己的腸道健康。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充足的數量時,會對人體産生健康益處。每個人都需要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益生菌可以調理腸道、改善腸道内微生态平衡,防止腹瀉、便秘的發生。
在選擇益生菌時,小固建議大家認準3種菌:嗜酸乳杆菌、乳雙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可以在商品包裝的配料表中查找),這些都是被科學研究證明對人體非常有益的菌種。
另外,在挑選益生菌産品時最好選擇含有益生元的産品,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能夠被腸道内有益細菌分解吸收,促進有益細菌生長繁殖。
每天勞累的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一個假期,很多朋友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對于一些脾胃不好的朋友,這并不是什麼太舒服的事情,因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常常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脾胃不好,怎麼說走就走?水土不服怎麼破?快來試試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