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一些食物别說吃,就連想都受不了,我原來不喜歡、甚至還有些厭惡的有香菜、羊肉、姜蒜、奶制品、豆腐等,但如今幾十年過去,這些東西卻作為重要成員成了自家餐桌上的常客,這是為什麼呢?
香菜有人愛有人嫌
有這樣的說法還是有很有道理,例如,有些氣味強烈的蔬菜如香菜、苦瓜、芹菜、辣椒等,其特殊氣味是植物保護自身的化學物質(植物毒素)發出的,人家不是為了人類而存在的,植物毒素就是為了防止被其它動物吃掉。而人類起初讨厭苦味、酸味和有其它強烈氣味的蔬菜也是我們的味覺在保護我們遠離危險,人類這種在味覺上的喜好同樣是在長期的進化中出于自我保護而慢慢形成的。
不過經過了人類數萬年的栽培和篩選,大部分可供選擇的食物已經基本對人體沒有危害,或者經過處理後(例如焯水)可以安全食用,而且有些食物中所含的一些物質,比如多酚類物質,是天然的抗氧化物,對人體反而有益。
腸道菌群的變化也會使我們對食物的喜好産生影響,以前我不喜歡喝牛奶、吃涼拌沙拉菜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吃了會不舒服、拉肚子,經過飲食調理,現在這些不良反應都消失了,應該是腸道裡有能消化這些食物的細菌了。
奶制品營養豐富
如果從自身成長的角度來看,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味覺會變得越來越成熟,吃東西不再僅僅憑着本能的第一反應,而是還會考慮到食物本身帶來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例如,我現在基本養成減少油炸食品、每周吃1-2次魚蝦等飲食習慣。
還有一種情況,成年之後,我們會對食物有更多層次的需求,例如咖啡雖然品嘗起來還是有苦味、酸味,但這種“負面體驗”會被它的“正面效應”所抵消,咖啡提神、有特殊香味、有文化内涵,而且适量飲用對心血管健康有利,盡管會産生一些花費,但還是有大批的愛好者樂此不疲。
咖啡雖好,不要貪杯
如此看來,小時候是憑着直覺吃飯,長大了對食品的選擇就成了“感性 理性 其它=多情種”了。
您有哪些食物喜好方面的變化呢?歡迎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