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句曆史上很著名的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它出自莊子的學說。這句話什麼意思呢?聖人是誰?大盜又是誰?莊子為什麼會說出這句話呢?
要想解答這幾個問題,我們還要從這句話的出處,莊子,孔子的思想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說。
一、這句話的出處及意思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出自《莊子·胠箧》:“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五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衆聖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
翻譯:
如果聖人死了,那麼大盜也就不會再興起,天下也就太平和沒有變故了。如果聖人不死,那麼大盜也就不會終止。即便讓聖人來治理整個天下,那同樣也隻會讓盜跖獲得最大的利益。
簡單地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說,隻要還有“聖人”存在,那麼“大盜”也會一直存在。
二、聖人與大盜是誰?有何恩怨?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聖人不死,大盜也就不會終止。那麼“聖人不死”中的聖人和大盜是誰呢?
聖人,應該指的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人物,儒家倡導的是孝、悌、仁、義、忠、信、貞、廉,講究的是教人為善的做人道理。
孔子一生主張仁和禮,“仁”就是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己所不欲”;“禮”就是“克己複禮”,一切都要克制自己的行為,要合乎規定的禮教。孔子覺得,要完成“愛人”,還需要遵循“忠恕”之道,便是“已所不欲,己所不欲”的規定。
但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就是改變人,改變教化人,因為人性的改變最不易。
“大盜不止”中的大盜是誰呢?大盜不止,也就是不會終止。大盜,這裡指的是盜跖[zhí],他是東周時期魯國的一位大盜。盜,指的是他所從事的工作,其實就是農民起義軍,盜是統治者對他的貶稱。跖則是他的名字。又名柳下跖、柳展雄,而且在先秦古籍中他又被稱為“盜跖”和“桀跖”,傳說他手下的盜匪部隊有數千人之多。
我們知道柳下惠這個人,坐懷不亂指的就是他。他的名氣可不小,他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擔任魯國士師,掌管刑罰獄訟之事務。他“坐懷不亂”的道德模範的故事千百年來廣為流傳。而盜跖就是柳下惠的弟弟。柳下惠與孔子是好朋友,兩人的志向相同,都以教化天下為己任。
孔子認為跖之所以成為非作歹的強盜,這與他的哥哥柳下惠有一定的關系,他連自己的弟弟都教化不好,還如何教育他人?孔子認為既然你教不好你的弟弟跖,不行的話由我來教。
這也不能全怪柳下惠,他對自己弟弟跖也沒辦法,弟弟武藝高強,性情善變,脾氣不好。因此,柳下惠就勸孔子不要去見自己的弟弟。
要知道,孔子也不是一個善茬,也比倔強,他一意孤行地讓顔回和子貢駕車,陪他一起去跖的領地。跖這時正好在訓練部隊,本來就沒有見孔子的打算,後來看在哥哥的面子上才與孔子見了面。
他一見到孔子第一句話就是:“孔(丘)上前來!若所言,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他的意思是,孔老二啊,你這次來,你所說的如果合我的意,我就不殺你,如果不合我意你就死定了。
孔子當時也并不害怕,他已做好準備,所以面對跖,他依然淡定,先是開口誇了跖,然後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說了出來。他勸跖,如果你要聽話,就可以幫助他謀一個諸侯,然後停戰休兵,教化衆人。遺憾的是跖并不吃他這一套,立即把孔子臭罵一頓,他說孔丘就是個僞君子,罪大惡極,他滿嘴的仁義道德全是胡說八道。
别說,跖雖為盜,那也是會講道理的,他除了一番長篇大論外,還反問孔子,為何天下人不叫你“盜丘”,反而叫我盜跖?這讓孔子無話可說,好像被盜跖反“教化”了一樣。
柳下跖用一連串激烈言辭狂轟濫炸,徹底擊垮了孔子的自信心。孔子垂頭喪氣,提出告辭。走出帳門後,孔子眼光暗淡,臉如死灰。
回來後見到柳下惠,柳下惠問:“碰了一鼻子灰?”孔子說:“正是這樣。我這樣簡直是犯賤,自找苦吃啊。”
三、莊子為什麼要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為什麼要這樣說?他想表達什麼?
我們知道,莊子在哲學上繼承并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他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莊子把道和人緊密結合,使道成為人生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忘掉成心、機心、分别心。既然如此,就用不着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僞”,所以要摒棄它。
莊子生于戰國中期,那時的周天子名存實亡,諸侯國之間戰亂從未停息,百姓流離失所。這個時期百家争鳴依舊在延續,屬于思想碰撞劇烈、文化異常閃耀的階段,諸子百家互不服氣,對治國理政的方略,彼此用自家學派的觀點來反駁對方。
因此,莊子在《莊子·胠箧(qū qiè)》裡面就說了一句非常讓人不解的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說聖人如果不死,盜賊就不會消失。什麼意思?莊子為什麼要抨擊聖人?
對于這句話,不少人認為,這可能并不是莊子本人的意思,這是因為它比較消極,也讓人難以理解。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裡莊子指的聖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聖人,而是一些追逐名利,又功成名就的人。他們與老子的觀點格格不入。
老子提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無為”才是老子道家思想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而這些“聖人”顯然是“有為”的。
在莊子看來,聖人和盜賊都是“有為”的表現,雖然表面看聖人好,盜賊壞,可他們本質相同,就是“有為”,沒有順從自然,做得多了,這和“道法自然”所提倡的不一樣。
正因為聖人、盜賊的“有為”,導緻的後果就是有“聖人”存在,必然就有“大盜”的産生。這也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原因所在。
莊子認為,人生來是平等的,簡單純樸的生活是快樂的,人們隻要維持這種生活就行了,不要去學習什麼所謂的聖人,學習聖人,就會産生“有為”,也就會導緻各種欲望到來。
所以,不能有聖人,不能有“有為”,隻要人有了理想,就會産生欲望,有了欲望,就會為欲望而拼命奮鬥,甚至發生戰争,就使人民痛苦,導緻人與人之間出現不平等。
所以,重新看莊子所喊出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他認為“聖人”和“大盜”不是憑空産生的,它們統統來源于人們欲望的兩個方面,欲望有好的,也有壞的,但不管好壞都不正确,都是錯的,都會導緻人對欲望的貪婪追求。
隻有讓聖人死了,那麼天下才不會有大盜興風作浪了。但如果聖人不死,大盜也就不會自然終止。如果讓這些聖人來治理天下的話,得到最大好處的反而就是盜跖了。
莊子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聰明和愚蠢其實也是事物的兩面,就像正負極一樣,有正極就有負極,正極不存在了,負極自然也就沒有了。
在莊子的眼中,社會上就沒有什麼聖人或大盜之分,所謂的“大盜”,其實就是“聖人”站在自己所樹立的道德制高點上看到的所謂的不仁不義,然後又以不符合“仁義道德”标準去指責、教化所謂的“大盜”。如果做不到他們心中所希望的标準,就把他們定為“盜”。
莊子認為孔子當年想要按自己的标準去教化盜跖,他的這種做法其實是與他自己鼓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論不一緻,就是說一套做一套。人活在世上,自然是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有各的追求,不能去強迫他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所以,對于莊子這句話來說,我們也不能光憑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而是要深刻剖析莊子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這背後的社會階層的深刻意義。
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認為,社會想要平等,百姓要想獲得幸福,就要實行真正的無為而治。這樣一來,人們之間的思想水平,道德境界差别不大,都在一個層次上。而在這個平等的社會裡,就不會有什麼所謂的聖人,沒有了聖人,也就不會存在盜跖,這就是莊子所追求的大同社會。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