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種植羊肚菌的技術大全

種植羊肚菌的技術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5:22:45

  近年來,我省多地已成功培育出人工羊肚菌,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人工種植這種較為昂貴的菌種,也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天氣漸冷,又快到羊肚菌栽培的季節了,這裡為大家總結了人工種植該菌種的主要技術,供生産中參考。

種植羊肚菌的技術大全(人工種植羊肚菌)1

  羊肚菌屬中低溫型菌類,菌絲生長适溫20℃-24℃,子實體發育适溫15℃-18℃,溫差大,利于子實體形成。菌絲體不需光線,子實體生長需微弱散射光。屬好氣性菌類,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易造成子實體畸形,甚至腐爛。對環境pH值的要求為7.0-8.0。在腐殖土,黑、棕、黃色壤土、沙壤土中均能生長。

羊肚菌人工種植方法

  栽培料配方:木屑(或棉子殼)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殼15%、麸皮20%、磷肥1%、石膏1%、渣1%、草木灰2%。料水比1:1.3。  熟料栽培:将料拌好,用17厘米×33厘米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裝料500-600克,常規滅菌,接種、培養,菌絲滿袋後延長培養5-6天即可栽培。  室内栽培:菇房消毒後,床面先鋪3厘米厚的腐殖土,将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上,一般1平方米排40個,輕噴水後覆土3-5厘米,表面再蓋2厘米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空氣相對濕度85%95%,氣溫在4.4℃-16℃,一般1個多月,就可出現子實體。  室外栽培:選擇“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米,深2025厘米,長度不限,整好畦,輕澆水,水滲後撒一層石灰粉。脫袋、排菌棒,方法同上。注意畦内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生料栽培:在室外選擇3陽7陰、土質疏松潮濕、排水良好的地方,作深20-25厘米畦,畦底先用水澆濕,将拌好的培養料在畦底鋪一層,壓平後約4-5厘米,每平方米用菌種2千克,掰成核桃大小菌塊,均勻撒在料面上,并覆蓋一薄層細腐殖土;再鋪第2層料……播完後用疏松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厘米,再蓋1層闊葉樹葉,并适當灑些水。  栽培管理:羊肚菌是喜濕菌類,其整個生長期的濕度保持很重要。室外栽培,如雨水較多,濕度較大,溫度合适,則菌絲體生長良好,菌核易形成,子實體生長正常。生長期如遇幹旱,應适時噴水保濕。

種植羊肚菌需注意幾點

  1、溫度 羊肚菌的出菇期大約在每年2-3月份,春季白天與晚上的溫度相差比較大,這樣對于羊肚菌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羊肚菌在12℃-15℃的溫度中是生長最好的時候,要是超過10℃-18℃的溫度範圍将會降低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速度。  2、光照 适當的光照有利于促進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尤其光照在羊肚菌生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子實體的生長中,需要保證适當的散射光線促進它的生長。羊肚菌的生長方向會向着光照的方向而生長,而光照的強度也會決定羊肚菌最後上色的程度。  3、空氣 羊肚菌與所有作物一樣,良好的生長發育氧氣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過多,就會降低羊肚菌的生長速度。使羊肚菌無法正常生長,産生生長畸形,甚至還會有腐爛的情況出現。因此,種植過程中需要保證周圍有足夠并且新鮮的空氣。  4、通風 根據實驗表明,完全封閉的空間與通風性強的空間相比,羊肚菌的出菇率遠遠低于通風性強的空間。從此實驗也可以得出,合理的通風是保證羊肚菌出菇的前提,哪怕是在溫度較低的天氣下,也需要至少保證有一小時的通風時間。此外,在種植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夠通大風、猛風,要将風盡量控制柔和。  5、除草 種植羊肚菌對雜草的處理方式可以像其餘蔬菜一般,不能将苗床的雜草除掉。羊肚菌可以與雜草共同生長,是不需要除草或是松土的。這是因為除草有可能會破壞土壤内的菌絲,然後對羊肚菌生長造成影響。另外,雜草可以适當為子實體遮陰,促進生長。  6、濕度 羊肚菌生長過程中适宜的濕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空氣中的相對濕度低于65%,那麼可能就會造成羊肚菌空菇,缺少水分,又幹又輕,從而影響質量。并且相對濕度也不能夠超過85%,因為濕度過大會減少空氣中氧氣的成分,導緻子實體出現缺氧,對其生長發育産生極大的影響。  7、采收 羊肚菌的成熟其實并不是在同一時間内就全部成熟,需要經常觀察羊肚菌的生長情況,要是發現菌蓋已經完全伸展的時候,而且差不多出現了羊肚的形狀便可以采收。另外,注意采摘羊肚菌時要小心,不要傷到周圍還沒有成熟的羊肚菌,不然會影響它們的生長發育。  總的來說,隻有做好羊肚菌生長過程中的管理,才能使其更好地生長,從而提高羊肚菌種植所帶來的效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