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被很多人認為是一項完美的運動,隻要有一塊空地,加一根跳繩就可以開始跳繩運動了。日常生活中,幾乎随時随地都可以進行跳繩鍛煉。在搖繩 - 跳起 - 落下的過程中,跳繩可以同時達到有氧和無氧運動的效果,鍛煉多個部位的肌肉,如手臂、背部、腹肌和小腿等等,對促肌和燃脂都有幫助,同時能促進協調性和平衡感。同時在搖繩 - 跳起 - 落下的過程中,還能很好地鍛煉到心肺功能。長期堅持,可以提升人體心血管系統和肌肉耐力。
現在不僅大人喜歡跳繩,小朋友們,特别是我市教育局将跳繩納入中考體育考試項目後,可以見到更多的中小學生進行跳繩鍛煉。
可是,你真的跳對繩了嗎?
錯誤的跳繩,會導緻膝蓋損傷,踝關節扭傷,甚至脊柱側彎。
常見的錯誤跳繩之一跳前未熱身
熱身運動,就是低強度的活動使我們的肌肉細胞提前進入活動狀态,使我們的肌肉、肌腱、關節和韌帶興奮以适應随之而來的高強度運動,從而避免受傷。而目前很多人拿到跳繩就迫不及待地進行跳繩,不少人還直接進行競速跳,從而可能出現扭傷等情況發生。
常見的錯誤跳繩之二雙腳分開跳
很多小朋友在未完全掌握跳繩方法時,就模仿花式跳繩。或者本身就習慣雙腳分開跳,甚至雙腳分開的距離達到與肩同寬。而雙腳分開跳躍,會出現落地不穩,增加踝關節扭傷風險,甚至雙側下肢受到壓力不均,增加膝關節壓力,造成膝關節損傷。而且由于雙腳分開,很容易造成繩勾到腳導緻斷繩,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影響考試成績。
常見的錯誤跳繩之三前後腳跳繩
即使雙腳合并跳,也不代表你姿勢完全正确。部分小朋友習慣雙腳一前一後分開跳。長此以往會導緻靠前的腿部肌肉力量強于靠後的,不加注意長久以後可能會造成長短腿和脊柱側彎。同樣前後腳跳也容易造成繩勾到前後腳而導緻斷繩,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影響考試成績。
常見的錯誤跳繩至四腳掌全着地
正确的跳繩姿勢應該是前腳尖着地,在前腳尖着地的瞬間前腳掌跟着着地,實現點到面的力量傳遞,而這一過程有一個緩沖作用。而很多人前腳掌瞬間全部着地,而且用力非常的大,所以每一次落地,都能聽到“撲通撲通”的巨響,不但非常耗費體力,而且對膝蓋傷害較大。甚至有部分小朋友光腳進行跳繩,腳掌與地面毫無緩沖,對踝關節、膝關節損害嚴重,部分甚至導緻半月闆的磨損。
看完以上的常見錯誤跳繩方式,你有沒有懷疑自己真的跳對繩了嗎? 所以針對以上錯誤跳繩姿勢,應盡早進行跳繩姿勢的糾正,如果已經出現踝關節、膝關節等關節的疼痛,應盡早地來醫院運動醫學科進行就診。這樣不僅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也能讓中學生體育考試中赢得更多分數。
醫生簡介
董伊隆
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曾赴香港瑪麗醫院、上海華山醫院、韓國CM general 醫院學習關節外科和運動醫學知識。發表SCI 4篇,國内核心雜志中華牌8篇,一級雜志12篇。國家發明專利1項。
擅長股骨頸骨折,肩、膝、踝關節疾病的診治,擅長髋、膝等關節置換手術,擅長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關節鏡下前後交叉韌帶重建術,關節鏡下踝關節韌帶重建術,擅長髌股韌帶重建術。
擔任浙江省醫學會軟骨修複學組委員,浙江省康複醫學會四肢重建青年委員。溫州科技局專家庫專家成員。中華臨床醫生雜志外審專家,醫學信息雜志外審專家。
獲中華醫學會主辦骨質疏松骨科醫師大賽全國三等獎,獲中國醫生協會主辦萬裡挑一骨科醫生大賽全國三等獎。獲瑞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瑞安市自然科學學術二等獎。
承擔浙江省衛生廳課題1項,完成溫州市科技局課題4項,瑞安市科技局課題1項,承擔溫州市衛生局課題1項
門診時間:周一下午萬松院區門診618;周二上午瑞祥院區門診33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