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名稱無法适應國際市場
品牌走世界路線,要比在一國之内發展需要考慮的問題多得多。主要是因為,各國的曆史文化傳統不同、語言文字不同,風俗習慣不同、價值觀念不同、審美情趣不同,對于一個品牌的認知與聯想也有很大差異。若品牌不能超越地理文化邊界的限制,那将成為品牌運營的巨大障礙。
實踐中,因不同地域間的品牌稱謂與傳播不符合目标市場的社會文化環境而導緻銷售受阻,甚至還影響到了品牌形象。
例如,百事可樂的宣傳語“與百事一起重視活力”,在德國被譯作“與百事一起從墳墓中走出”,如此傳播品牌,其效果可想而知。
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因其一個叫“諾瓦”(nova)品牌在西班牙語中是“不走”或“走不動”的意思而在講西班牙語的國家受阻。後來,通用公司将這一品牌改為拉美人比較喜歡的“加勒比”(Caribe)才打開市場。
二. 品牌名字切勿跟随大品牌,更不要雷同小品牌
這應該不難理解,品牌名稱雷同,是品牌運營過程中的大忌需要在開始的時候就杜絕這個可能。因為品牌運營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不斷提高品牌競争力,超越競争對手。若品牌的設計與競争對手雷同,不僅消費者難以辨識,而且還會增大品牌的傳播費用,降低品牌傳播效果(企業在宣傳自己的品牌時,自覺不自覺地為競争對手的雷同或相近品牌進行了宣傳)。如此,将難以達到最終超越的目的。
這一類情況多數發生在高仿區,高仿高仿,隻要是仿就不可能有成就。
三. 品牌名字過于直白,缺乏字義美感與傳播力度
品牌名稱蘊含着産品質量的精良、功能突出、效果顯著等意義有利于誘發消費者購買欲望,這原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也是品牌設計中廣為采用而富有成效的設計原則。
先知中國(ID:xianzhicn)分析過于平淡,通俗,缺乏美感與力度的品牌,不符合與時俱進的審美情趣和道德觀念。誠然,在舊中國流傳下來的一些老品牌,其格調也不算高,如“王麻子”、“狗不理”等,但它們都有是那個舊時代的産物,是與當時的社會文化一緻的。也算是适應當時時代的東西,但是現在是信息快餐時代,而且人們的審美也提高不少。所以,這時候的品牌名字既要有美感,又要有傳播力度,很難。
比如歲悅、黃飛紅、百歲山、蒙牛,這些簡單易記帶有美感又有傳播性的名字相當不錯。
四、品牌名字用了歧義、偏僻、禁忌詞語。
如果品牌名字出現了這個情況,那已經不是說好不好的問題,而是錯誤了。需要立即改正,否則品牌發展基本沒有未來。
歧義多發生在名字中包含多音字,起名使用多音字,就像使用冷僻字一樣會給人們的呼叫帶來很大的不便,寓意本身就不夠明朗。以多音字起名,名字有兩個或更多的發音時就更容易讓人感到無所适從。例如:樂海餐館,其中的“樂”有兩讀,一讀LE,一讀YUE,使人不知讀什麼音更好。
品牌起名忌用偏字,商标名稱是供消費者呼叫的,本應考慮到用字的大衆化問題,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些商标在起名用字上也存在者一些十分嚴重的問題。某大豆蛋白粉廠則為自己的大豆蛋白粉、速溶豆乳品等類産品商标起名為“罡鳳”。
如下面這些字都有兩讀: 行(XING,HANG)、省(SHENG,XING)、重(CHONG,ZHONG)、茜(QIAN,XI)朝(CHAO,ZHAO)等。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起名絕對不能用多音字。但至少要保證别人能夠确定其讀音,不至于讀錯。
禁忌詞語是指已經觸犯法律、道德底線,涉及“妨害風化”或 “違反善良習俗”的詞。比方說,您正好從事化妝品的制造與販賣,于是異想天開.欲登錄“海洛英”做商标而讓消費者指名購買。那麼您可能乘興而入商标局卻又敗興而出!因為“海洛英”一詞系與毒品不但同音又同義,顯然已經違反所謂善良風俗習慣之原則。再說,宣傳手段未免毒了些!既害人又害己!
上述四條,是先知中國對品牌命名錯誤思路,品牌錯誤規劃的總結。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在創建品牌、發展品牌的時候有一個誤區指導,不要不知所謂的陷了進去,白做無用功。發展品牌,我們需要從命名的第一步就做的杠杠好,發展自然是順順利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