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博物館規則怪談

博物館規則怪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0 06:26:57

博物館規則怪談(叨叨博物閑說)1

東關城門(仿宋式),牆上設有瞭望孔

博物館規則怪談(叨叨博物閑說)2

東圈門門樓(仿清)

揚州城的護城河邊建有半人高的矮牆,呈齒狀延綿。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女牆。在東關街城門樓、東圈門城樓、西門遺址、南門遺址、唐城遺址這幾處的牆體建築上也築有女牆。

女牆,又稱女兒牆、女垣、箭垛。原本指在城牆上築起的牆垛,後演變成專業的建築術語,也可指房屋外牆高出屋面的矮牆。女牆的高度不超過成人的胸部,處在房上、台上或城牆上,作用與護身欄杆相同。在古代,女牆主要築于城牆之上,呈凸凹的齒形連續排列。凸出的牆垛可作為掩體,有的牆垛上部有瞭望孔,用來瞭望敵情;凹處既可用于守城士兵瞭望,也作為射孔。

至于為什麼将這樣的矮牆稱為“女牆”,史籍上有幾種解釋。

一是說,女牆便于守城士兵觀察敵情和守衛城池。東漢劉熙《釋名·釋宮室》中記載:“城上垣曰睥睨,言于其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陴,裨也,言裨助城之高也;亦曰女牆,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這裡提到了女牆的另一個名稱——“睥睨”。《古今論》也記載:“女牆者,城上小牆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窺人也。”在現代漢語中,“睥睨”是一個書面語,作為動詞用,形容斜視的樣子,有厭惡、輕蔑或高傲之意。比如睥睨一切、睥睨衆生、睥睨千古等詞。但這個詞最早卻是名詞,特指女牆。“于其孔中睥睨非常”和“言于城上窺人也”均是指士兵從女牆的孔中窺伺或觀察。顯然,這種窺伺之狀跟“睥睨”之斜視的樣子非常相像,而古代女子因為禮教的限制,則多用“睥睨”之态來觀察外界,故把女牆稱作“睥睨”。

博物館規則怪談(叨叨博物閑說)3

古代城牆(甕城)示意圖

二是說,女牆較矮小。宋朝《營造法式》中稱:“……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這與《釋名·釋宮室》中的說法是一樣的。女牆相對于高大的城牆顯得“嬌小”,就像卑小的女子依附于丈夫一樣。

博物館規則怪談(叨叨博物閑說)4

民俗登城牆

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一書中提出了第三種說法:“凡戶以内之及肩小牆,皆可以此名之。蓋女者,婦人未嫁之稱,不過言其纖小,若定指城上小牆,則登城禦敵,豈婦人女子之事哉?至于牆上嵌花或露孔,使内外得以相視,如近時園圃所築者,益可名為女牆,蓋仿睥睨之制而成者也。”看來,李漁認為“女牆”應是用來防止處在深閨之中的婦人、少女與外界接觸的小牆;“牆上嵌花或露孔”,既可滿足女子窺視牆外之景的需要,又可以避免被人恥笑的尴尬。李漁的觀點與第一種說法無異,隻是認為除了城牆之上的牆垛,民居花園之中的外牆和高出屋面的矮牆也可以稱為“女牆”。

博物館規則怪談(叨叨博物閑說)5

何園磚牆,上開什錦花窗,起“避外隐内”之用

在古典文學作品中,也留下了女牆的美麗的身影。杜甫《題省中院壁》:“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霤常陰陰。”中的“埤”即泛指矮牆。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李賀《石城曉》:“月落大堤上,女垣栖烏起。”《水浒傳》第三十一回:“這孟州城是個小去處,那土城苦不甚高。就女牆邊,望下先把樸刀虛按下按,刀尖在上,棒梢向下。”《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寫道:“隻見女牆邊虛所搠旌旗,無人守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